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21.
设计了一个针对复杂系统分析的遗传分类器系统,该系统不仅利用了遗传算法强大的搜索能力和便于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发现规律的优点进行分类器获取,而且还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点;①它能够适用于复杂的、缺少完整描述且训练信号带有噪声的系统环境;②它是一个白箱系统,所获取分类器的置信度与统计结果相符,从而支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322.
用钛内扩散和质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光波导偏振器,这一偏振器由在不连续的扩钛波导中嵌入一段质子交换波导形成。本文讨论了一些资料中报道的检测方法,并对测量集成光波导偏振器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该方案测得的偏振器消光比大于52.5dB.  相似文献   
323.
以Cocl_2·6H_2O和NiCl_2·6H_2O为模板剂,邻苯二胺和邻苯二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模板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大环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化率的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项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而观察和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变色现象,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4.
本文针对目前光学仪器封存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光学仪器霉、雾、锈的生成机理,提出一种新型的综合封存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25.
本文提出雷达接收微弱信号能力的新拟指标——雷达综合灵敏度。给出其在不解体状态下的测试方法,并对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6.
建立了防抱制动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数学模型,实现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两种由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来计算最佳滑移率的估计方法:一种基于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的数学模型,一种基于该曲线的形状。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最佳滑移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7.
雷达组网区域性防御区优化部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雷达网的费效比、数量、类型方面的优化部署进行了讨论。针对自卫压制式干扰或随队压制式干扰,给出一种采用不同频率的雷达利用不同位置进行优化部署的方法,并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这种部署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28.
三维超声速开式空腔振荡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时间3阶、空间5阶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格式,对稳态来流条件下超声速开式空腔的非定常振荡特性进行数值研究。通过二维和三维空腔压力变化、声压级、振荡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表明:空腔内存在典型的压力振荡,振荡有近似的周期性,且变化规律较复杂,三维空腔对主振荡频率影响较小,但振荡强度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29.
近年来,由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智能检测算法不断演进,其网络结构不断进化,实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将其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形成实用化智能感知能力的可行性不断提高。然而算法的可靠性、可解释性问题目前仍未完全解决。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框架内,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识别方法,融合多种传感器感知信号,探索如何可靠地收集无人平台附近敌我车辆、人员、相关物体状况以及视距内的地理与气象环境信息,能够实现多元智能感知过程,构建智能复杂体系,为无人平台实现复杂战场环境感知理解,自主环境判定、自主行走、自主危险判定甚至威胁自动处置提供技术储备。同时,这也将是军队下一步智能感知理论方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30.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mitigation of shock wave using novel geometric passages in the flow field. The strategy is to produce multiple shock reflections and diffractions in the passage with minimum flow obstruction, which in turn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shock wave strength at the target loc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a plane shock front (generated from a shock tube) with various geometric designs such as, 1) zig-zag geometric passage, 2) staggered cylindrical obstructions and 3) zig-zag passage with cylindrical obstruc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It is seen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at, among the various designs, the maximum shock attenuation is produced by the zig-zag passage with cylindrical obstructions which is then followed by zig-zag passage and staggered cylindrical obstruction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shock wave reflection and diffraction phenomena happening in the proposed complex passages have also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new zig-zag design, the initial shock wave undergoes shock wave reflection and diffraction process which swaps alternatively as the shock front moves from one turn to the other turn. This cyclic shock reflection and diffraction process helps in diffusing the shock wave energy with practically no obstruction to the flow field. It is found that by combining the shock attenuation ability of zig-zag passage (using shock reflection and diffraction) with the shock attenuation ability of cylindrical blocks (by flow obstruction), a drastic attenuation in shock strength can be achieved with moderate level of flow bloc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