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51.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PMC) are extensively been used in many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Various natural fibers have emerged as potential replacements to synthetic fibers as reinforcing materials composites owing to their fairly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low cost,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and biodegradability.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constituents of composites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is a tedious task for a designer/engineer. Impact loading has emerged as the serious threat for the composites used in structural or secondary structural application and demands the usage of appropriate fiber and matrix combination to enhance the energy absorption and mitigate the failur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explore the composite with various fiber and matrix combination used for impact applications, identify the gap in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 the potential naturally available fiber and matrix combination of composites for future work in the field of impact loading. The novelty of the present study lies in exploring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ly available fiber and matrix combination which can help in better energy absorption and mitigate the failure when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ing.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 attributes decision making (MADM) tools is demonstrated for selection of fiber and matrix materials which can serve as a benchmark study for the researchers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52.
应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组合梁在轴压载荷作用下的振动与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对偶变量,利用Legrendre 变换和Laplace 变换,建立了可进入Ham ilton 体系的混合能量变分原理,并推导出了结构在复频域内的状态空间控制方程, 从而得到了任意边界条件下组合梁振动与稳定性问题的传递函数精确解。分析了一阶和高阶横向剪切变形、转动惯量、细长比、材料各向异性等多种因素对组合梁固有频率和屈曲载荷的影响。文中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 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3.
低速凤洞均匀抽吸地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KD-03低速风洞中研制了一种附面层可人为地控制的均匀抽吸地板系统。在不同来流速度和不同抽吸系数条件下,对均匀抽吸地板上附面层速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在该地板上的高速列车模型风洞实验的结果与国外同类模型在移动带地板上的实验结果一致。利用均匀抽吸地板可有效地消除阻面层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风洞实验气动力的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154.
液体火箭发动机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烧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的烧蚀过程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包括固相和气相守恒方程。气相湍流反应边界层流动应用质量加权平均控制方程分析,喷管壁温分布由非稳态传热方程进行数值计算获得。分析了推进剂混合比、液膜冷却量、燃烧室压力、壁面材料的密度对烧蚀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运动激波在密度间断层传播时 ,引起密度分界面的变形 ,相应激波形状发生改变。以高密度层为例 ,采用TVD格式模拟这一过程 ,并与半解析解比较分析 ,初步讨论了激波对高密度层干扰作用引起高密度层的上扬和高密度层内激波与壁面的反射现象  相似文献   
156.
偏磷酸铝在Cf/AL 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模高强石墨纤维M40J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真空液相压渗工艺中,偏磷酸铝粘接剂对纤维预制件抗压性能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磷酸铝的含量、Al/P原子比及处理温度对预制件的抗压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加入5%偏磷酸铝粘接剂溶液的预制件,经500°C处理后的抗压性能满足压渗要求,纤维保持了较好的平直度及分布均匀性,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大于500MPa,抗弯强度大于800MPa  相似文献   
157.
文中全面地介绍了数据流模型机SDS-1的特点和实现方法。SDS-1模型机是一种同步和异步相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相结合的数据流模型机,它能开发复合函数级的并行性。该模型机在Intel86/310微机和8个Intel86/12单板机组成的多机系统上实现,达到了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8.
复合导线具有一种很有价值的高电导特性:在一定的频率区域,铜包钢复合导线的导电性能明显地高于铜导线.文章给出了这种高电导特性与传输频率及导线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不同增强体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碳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为增强体的镁基复合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阻尼性能,测量了它们的力学性能与断口特性。研究表明:增强体不同的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不同;在所研究的几种增强体复合材料中,以短切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效果最好;短切碳纤维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界面对内耗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双37mm高炮系统防御巡航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数字仿真方法对使用双37mm小高炮系统防御巡航导弹的效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战场环境、武器系统的技术参数与目标的毁伤概率间的关系作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