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烧结温度对 Cf/SiC 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烧结温度对Cf/SiC复合材料界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较低(1700℃)时,由于复合材料的烧结性差,纤维与基体间仅仅为一种机械结合,因此纤维与基体间结合很弱,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烧结温度提高至1800℃后,由于适量的富碳界面相不仅可避免纤维与基体间的直接结合,而且使纤维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适中,因而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烧结温度至1850℃或更高温度时,由于界面相与纤维间的反应加重,纤维本身性能大大降低.同时,纤维与基体间结合强度提高,因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2.
用能量法确定层状复合材料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裂纹体疲劳寿命的预测,必须首先了解裂纹扩展路径的全过程,而在层状复合材料中,裂纹扩展的路径非常复杂,不仅可以拐弯,而且可以分叉.因此,首先提出一个简单、适用、统一的裂纹扩展方向的相对强度准则,即应变能释放率比值判据;然后,利用有效解决高梯度问题的数值方法--任意线法,对实测试件的关键时刻(例如,拐弯或进入界面),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典型试件进行了疲劳断裂实验研究.3方面的结果,得到相互的验证.这种一致性,不仅初步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而且为疲劳裂纹扩展全过程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C/SiC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电火花小孔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C/SiC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小孔法表征.基于现有小孔法的不足以及材料的较好电导率,提出了电火花打孔法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残余应力测量流程.进行了不同平整表面样品的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电火花打孔法具有较好的区分性,也表明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本征残余应力和机加工应力,这说明:C/SiC复合材料作为反射镜材料具有很好的面形稳定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4.
采用称量法和排水法联合,研究了侧面封边和未封边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的吸湿量和体积变化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侧面吸湿的速度远大于表面吸湿速度;侧面封边复合材料试件的饱和吸湿量为1.30%,而未封边试件的为2.26%,即与侧面封边试件相比,未封边试件的饱和吸湿量(质量比)增加了73....  相似文献   
35.
3维C/SiC-Zr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高温环境应用需求,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CVI)与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联用制备了3维碳纤维增强SiC-ZrC基复合材料(C/SiC-zrC),并研究了SiC含量对C/SiC-Zr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C/SiC-ZrC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静...  相似文献   
36.
文中研究了用离子减薄法制备NICALON(SiC)/A1预制丝的透射电镜(TEM)样品。结果表明:用离子减薄法制备含有性质非常不同的组元(如碳化硅-铝复合材料)TEM样品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运用TEM初步分析了所制出的预制丝样品。  相似文献   
37.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为先驱体,采用快速升温裂解制备了3D-B Cf/SiC复合材料.结果证明:裂解升温速率的提高可以大大缩短制备周期,同时可以提高材料密度和形成较好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得到的Cf/SiC材料室温弯曲强度达到556.7MPa.  相似文献   
38.
结合Al2O3溶胶—凝胶技术和聚硅氧烷浸渍裂解技术制备出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莫来石复合材料(3D BCf/mullite)。研究表明,以AlCl3·6H2O和(CH2)6N4为原料的溶胶—凝胶工艺能制备出纳米γ Al2O3粉,它与聚硅氧烷在1400℃N2中共裂解可反应生成莫来石。所得3D BCf/mullite的密度为1.784g/cm3,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82.5MPa和17.7MPa·m1/2。材料中较多的孔隙是材料密度和弯曲强度不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9.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异的性能,将纳米材料作为复合添加剂对某些传统产品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性能或使他们具有新的功能。研究了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聚胺酯合成革、外墙涂料、塑料、抗菌剂、永磁铁氧体以及润滑油等方面的改性和工程应用,并简述了利用纳米技术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实质性业绩。  相似文献   
40.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nanocomposites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and auto industries due to their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Nano-silica composites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Aluminum/Nano-silica composit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weight percentages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 via powder metallurgy. In this method, Nano-silica and aluminum powders are mixed and compressed in a mold, followed by sinter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Uniaxial tensile testing of the nanocomposite samples shows that adding one percent of Nano-silica causes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ompared to pure aluminum. A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al model,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of aluminum/silica nanocomposite, is developed in a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model employs an elastoplastic material model along with a ductile damage model for aluminum matrix and linear elastic model for nano-silica particles. Via careful determin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ure aluminum samples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the proposed computational model has shown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The validated computational model can be used to perform a parametric study to optimize the micro-structure of nanocomposite for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