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ndrews在《AnIntroductiontoMathematicalLogicandTypeTheory:ToTruthThroughProof》一书中给出的语义树方法是一种能直接适用于句子集的反驳方法,但其中关于语义树方法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定理(3201)及其证明是错误的。本文通过例子指出并纠正了这一错误,同时对修正后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定理给出了详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2.
研究生课表的计算机自动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生课程安排特点,提出并建立了一个研究生课程的计算机排课系统,同时讨论了此系统的数据结构和具体实现环境.通过建立排课的约束条件和排课相容判断准则,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生课表编排的计算机具体实现原则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63.
以双轴T型结构的超精密金刚石车床的伺服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构造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为系统非线性控制与补偿提供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64.
GKD-POS/SUN是在模块化Prolog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一个面向对象Prolog解释器。它同时引入了模块化、模块间的通讯、切换、类、方法、继承、消息发送及接收等概念,并提供对这些概念的直接支持。本文描述了GKD-POS/SUN的语言规范、系统组织与设计、主要实现技术和相关对象操作原语。  相似文献   
165.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有以系统优化为基本原理去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机械原理》课的性质、特点及教学中面临的复杂情况,从几个方面讨论了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典型的教育评估模式的探讨,论述了课程评估的概念、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包括确定评估模式,建立指标体系,实施评估在内的全部课程评估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在综合性评估模式中加入了课程制定评估,使评估模式更趋于完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7.
本文通过修正余能原理,用三次B 样条函数对应力和位移场进行插值,提出一种新的杂交元,应用离散的康特诺维奇法解决了金属和复合材料的弯曲问题。该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精度高、处理边界条件方便的特点,能得到与位移同一精度的应力解,而且不存在多余零能模式和闭锁问题,是一种解决板弯曲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利用静电信号高压电极自身作为传感器的屏蔽电极,使屏蔽深度与仪器灵敏度要求相一致,并使输入端接收的电荷量与被测电位成正比关系,而获得被测电位数值,提出“信号自屏蔽电荷耦合”原理,并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论述了原理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利用此原理研制成ZPD-l型静电电位动态测试仪,该仪器与美制263型高速静电表、日本MH型人体静电电位仪等先进仪器相比,具有输入电阻高(>10~(14)Ω)、动态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高电压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9.
应用广义偏离原则对黑体辐射问题进行了反演的研究,给出了正则参数的选择方法,由计算机仿真结果知,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0.
文中讨论了T/R—R型双基地系统中无俯仰信息收站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能力;通过若干观测点上测量数据的组合,较好地实现厂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从而可以将目标的高度信息从变化的距离和之差的测最值中提取出来。文中以仿真手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