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从基层中队灭火初战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打好灭火初战必须采取"抓部队训练是基础,抓攻坚队伍是手段,抓干部素质是关键,抓科学施救是根本"的四项措施以及"慎重、熟悉、控制、安全、全局"的初战原则,对基层中队指挥员如何更科学地打好初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2.
合同制消防员的征召,有效解决了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他们的融入给部队基层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如何管理好合同制消防员,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消防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值得我们每个消防工作者去思考。  相似文献   
973.
火灾事故会给受害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存在民事责任。探讨了火灾事故民事侵权责任,从法律的角度论述了火灾事故民事侵权责任的追究和赔偿,并从建立和完善损害赔偿专家证人制度及火灾保险制度提出了完善火灾民事赔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4.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的姿态控制问题,建立了拦截弹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理论结合姿控固体小火箭点火逻辑设计了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非线性容限得出了该系统对直接力偏差具有强鲁棒性的结论;姿控回路仿真表明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及良好的跟踪性能,考虑侧喷干扰效应等实际条件的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拦截末段直接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975.
分析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粒度原理,建立了基于粒度计算的指控系统效能测度的探索性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属性函数的构造和探索因子集的粒度获取方法,并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案例,对使命完成时间测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实验表明,基于粒度计算的探索性建模方法能够通过粒度的转换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并在不同粒度层次上实现对问题描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6.
小型固体运载器一、二级分离动力学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低成本小型固体运载器采用侧喷流和栅格舵联合进行姿态控制。针对该布局,设计引入闭环姿态控制的一、二级级间冷分离方案。在描述级间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离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解锁与分离冲量装置模型,气动力模型以及分离姿态控制律模型,讨论了碰撞判断条件,通过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参数不确定条件下分离姿态控制律设计对于避免碰撞和减小上面级初始姿态偏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离方案在充分发挥冷分离优势的同时能够弥补由冷分离时间长引起的上面级初始姿态偏差,能够有效避免级间碰撞。为该运载器的级间分离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77.
We consider the optimal control of a production inventory‐system with a single product and two customer classes where items are produced one unit at a time. Upon arrival, customer orders can be fulfilled from existing inventory, if there is any, backordered, or rejected. The two classe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backorder and lost sales costs. At each decision epoch, we must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o produce an item and if so, whether to use this item to increase inventory or to reduce backlog. At each decision epoch, we must als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o satisfy demand from a particular class (should one arise), backorder it, or reject it. In doing so, we must balance inventory holding costs against the costs of backordering and lost sales. We formulate the problem as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and use it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optimal policy.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can be described by three state‐dependent thresholds: a production base‐stock level and two order‐admission levels, one for each class. The production base‐stock level determines when production takes place and how to allocate items that are produced. This base‐stock level also determines when orders from the class with the lower shortage costs (Class 2) are backordered and not fulfilled from inventory. The order‐admission levels determine when orders should be rejected. We show that the threshold levels are monotonic (either nonincreasing or nondecreasing) in the backorder level of Class 2. We also characterize analytically the sensitivity of these thresholds to the various cost parameters. Using numerical results,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policy against several heuristics and show that those that do not allow for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backordering and rejecting orders can perform poorly.©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978.
在对水下输送艇指挥控制系统进行需求描述的基础上,遵循统一建模语言UML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分别建立了系统的用例模型、静态模型、行为模型、交互模型和实现模型,并对所建模型逐一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为下一步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9.
为实现系统跟踪期望输出及系统未知参数的在线闭环辨识,针对带反馈干扰的未知参数系统,结合最小方差控制算法和增广最小二乘法设计了自校正调节器。首先通过对反馈通道干扰的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等效模型;其次,按系统输出最小方差的原理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系统跟踪期望输出;第三,运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参数的辨识,给出未知参数的无偏一致估计,实现了参数的在线闭环辨识。通过对未知参数的辨识,用所辨识的参数计算调节器的参数,完成对控制律的修改,实现了系统跟踪期望输出和参数的在线闭环辨识。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80.
微陀螺闭环驱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最佳的驱动效率,采用相位控制技术设计了微陀螺谐振环路,使微陀螺产生驱动模态谐振.为了提高微陀螺的稳定性,设计了ITAE性能指标最优的PID控制器,使微陀螺驱动轴振动幅值保持恒定.闭环驱动电路的测试结果表明,谐振环路振荡频率与驱动模态频率非常接近,采用PID控制器后,在一40℃~80℃范围内,微陀螺驱动轴振动幅值的变化仅为0.1%,振动幅值稳定性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