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深化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是顺应当前武警部队职能任务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任职教育适应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必须注重加强军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贴近纳新”把贴近职能需要纳入教学理念、贴近任职实际纳入组教模式、贴近岗位实用纳入课题施教为着眼点,旨在适应任职教育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三组123相YBCO超导块材,利用高功率微波对三组样品进行辐照处理,分别测量其临界电流密度Jc,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微波辐照有利于提高超导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Jc,一次照射与未照射的样品相比较,Jc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3.
励磁突变对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负载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突加/突卸励磁时的过渡过程,得到了影响负载电流上升和下降时间的主要时间常数,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实验波形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亦与仿真及理论分析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34.
消防安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总结分析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火灾形势、消防职能、依法治火、农村消防、消防社会化、消防安全评价等几个方面的消防工作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研究和制定今后消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5.
极限是微积分学的核心概念。极限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中充满辨证思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辨证法的联系论、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  相似文献   
36.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科学发展,对近代西方人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7.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及消防安全现状,在分析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实施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健全法规、加强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并对防范火灾发生、控制火灾扩大、确保安全疏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随着工业化、自动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谐波电流的危害不容忽视。探讨了谐波电流的产生原因,从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干扰电子设备、影响电磁设备运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谐波电流的危害,提出改善供电系统结构、装设滤波器、增大中性线截面、调整变压器接线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39.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信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军事院校教学与训练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快军事教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军事院校教育技术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0.
Li Chen 《战略研究杂志》2017,40(5):663-695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octrin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coping with the Soviet military threat between 1969 and 1989. In the 1970s, the PLA applied a doctrine of ‘active defence and luring the enemy into depth’ based on its traditional operational art. In 1980, the PLA decided to focus its doctrine on positional defence. In 1986, the PLA introduced ‘integrated operations and prioritised strike’, a generalised doctrine that originated from its war history. Many organis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hallenges in peacetime doctrine development contributed to the PLA’s operational idealism, including its aging leadership, command structure, attitude towards its previous experience, limited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military developments, and failure in test and validation of doctrines. In the post-Cold War decade, many of these challenges persisted in spite of military modernization efforts. The ongoing military reform ha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improve the PLA doctrine development in peace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