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基于雷诺平均的N S方程出发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控制方程 ,数值模拟了三维超声速隔离段湍流内流场。计算中采用了二阶OC TVD差分格式、LU隐式算法和Baldwin Lomax代数湍流模型。数值结果与实验做了对比 ,并结合隔离段中的激波串结构分析了其横截面上旋涡结构的发展过程及不同外形条件下旋涡的不同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发展的方法模拟隔离段湍流流场是可行的 ,截面为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隔离段内的涡旋结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2.
对Si3 N4粉末实现了三种不同压力的冲击波预先处理 ,而后采用三种不同的热压烧结条件制得Si3 N4陶瓷。运用SEM ,TEM ,HRTEM和XRD等手段分析了粉末和陶瓷的结构特性 ,同时测试了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冲击波压力没有导致Si3 N4粉末的相变 ,TEM观察表明Si3 N4晶粒中有大量的位错及位错群 ,冲击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入大量位错和其他缺陷促进致密化过程 ,提高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经过40GPa冲击波活化 1 80 0℃热压烧结的Si3 N4陶瓷性能最好 ,弯曲强度达 1 1 0 7.2MPa ,断裂韧性达 1 2 .2 0MPa .m1/2 。  相似文献   
73.
圆柱壳体内 X 射线热击波的二维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二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二维断裂处理方法,研究X射线热击波在圆柱壳体内的传播规律。计算结果揭示了圆柱壳体内热击波的一些二维效应。  相似文献   
74.
计算了多孔碳化钨(初始密度分别为密实碳化钨密度的95%、85%、75%和65%)在不完全压实状态和完全压实状态下的P_1-V_1曲线和Cs-U1曲线以及碳化钨/碳、碳化钨/碳化硅混合物(碳化钨含量分别为3%,5%,10%)的P_1-V_1曲线和C_s-U_1曲线。  相似文献   
75.
在对雷电的标准波形和它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一种由冲击波发生器和平行板传输线系统组成的雷电冲击波模拟装置,初步实验研究表明,用这种装置能够实现对雷电冲击波的实验室模拟。  相似文献   
76.
在惯性约束聚变靶丸内爆过程中,辐射烧蚀所产生的冲击波经过带有扰动的界面时,会触发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惯性约束聚变内爆靶丸一般使用掺杂的CH塑料或者掺杂的Be材料作为烧蚀层,为了探索Be和CH塑料烧蚀层对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抵抗能力,对界面预制单模正弦扰动的双层靶中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理论分析认为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和X射线辐射温度、界面扰动波长、扰动振幅以及烧蚀层密度有较大关系。使用辐射流体力学程序对辐射温度高达100 eV的黑体谱X射线烧蚀界面带有扰动的双层靶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辐射烧蚀条件下,CH塑料/泡沫(CH/Foam)靶界面扰动增长比Be/Foam快,密度较大的Be对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该研究结果对惯性约束聚变内爆靶丸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塑性动力屈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于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轴对称塑性动力屈曲问题,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双特征参数求解.由相邻平衡准则导出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由失稳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波阵面上的一个屈曲变形约束方程.由此得出定量求解2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屈曲模态的完备定解条件.关于屈曲应力和屈曲波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8.
A Markov modulated shock model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odel, both the interarrival time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shock are determined by a Markov process. The system fails whenever a shock magnitude exceeds a pre‐specified level η. Nonexponential bounds of the reliability are given when the interarrival time has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The exponential decay of the reliability function and the asymptotic failure rate are also considered for the light‐tailed case.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79.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liquid dispersing process vi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is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s include weak and strong constrained scenarios using the high-speed camera technique and the flash X-ray radiography technique. Based on dynamic analysis, on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propagating processes of blast waves before the container shell rupturing, further and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e effects of the liquid viscosity on the dynamic dispersing flow a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spall fracture mechanism is explored. Thus, the dominating forces determining the dispersing liquid flow are revealed, that is, the stretching and shearing action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two reflecting rarefaction waves in opposite propagating directions. The influence of container shell strength on the dispersing liquid flow is also investigated, and the characters of cavitation layered in liquid before shell rupturing are uncover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different shell material results in different cavitating layers. Then the different cavitating layers drive the different dynamic liquid dispersing process coming into being. The metastable liquid states caused by pressure drop and cavi-tation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0.
为探索一种减弱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强度的侧压方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两道同侧扫掠激波作用下形成的三维平板边界层。对三维边界层的流动机理进行研究,并与相同气流偏转角的一道扫掠激波作用下形成的三维边界层进行定量比较。研究表明,存在两道同侧扫掠激波时,第一道扫掠激波使侧壁附近边界层变薄,进而使第二道扫掠激波与再附形成的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总的效果是两道扫掠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强度比一道扫掠激波的弱;两道扫掠激波的气流总偏转角与一道扫掠激波的相同,相交后汇聚成的激波强度与一道扫掠激波的基本相同,之前被两道扫掠激波"扫"起来的边界层在汇聚激波作用下还呈现锥形流动,分离线和来流的夹角也与一道扫掠激波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