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防务技术》2014,10(2):226-238
Transparent armor consists of glass-polymer laminates in most cases.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damage in the different glass layers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ballistic resistance of such laminat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urse of events during projectile penetration, an experimental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which allows visualizing the onset and propagation of damage in each single layer of the laminate. A telecentric objective lens was used together with a microsecond video camera that allows recording 100 frames at a maximum rate of 1 MHz in a backlit photography set-up. With this technique, the damage evolution could be visualized in glass laminates consisting of four glass layers with lateral dimensions 500 mm × 500 mm. Damage evolution was recorded during penetration of 7.62 mm AP projectil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core and a total mass of 11.1 g in the impact velocity range from 800 to 880 m/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deformation of single glass plates within the laminates, a piece of reflecting tape was attached to the corresponding glass plate, and 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ry (PDV) was applied. With the 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er, an infrared laser is used to illuminate an object to be measured and the Doppler-shifted light is superimposed to a reference light beam at the detector. The simultaneous visualization and PDV measurement of the glass deformation allow determining the deform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onset of fracture.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suppor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the AUTODYN commercial hydro-code.  相似文献   
72.
通过故障树分析建立了作战飞机仿真逻辑关系。在修正线性同余法的基础上获得了随机数模型。在各设备故障发生状态和修复状态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可靠性维修性仿真模型,确定了作战飞机在仿真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故障模式影响分析预计了设备故障对作战飞机的影响。最后以F/A-18为例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仿真,获得了实时的故障信息和修复信息,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在现代舰载指控系统的设计中软件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软件故障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也更突出,需要对软件故障进行分析。根据现代舰载指控系统的特点,采用软件故障树分析方法,以舰载指控系统的软件系统故障为根节点,从上至下找出导致软件系统故障的所有可能因素,分析其因果逻辑关系,最后建立了现代舰载指控系统的软件故障树。软件故障树以图形演绎的方法直观地反映了现代舰载指控系统的软件故障特性,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4.
电磁脉冲炸弹威胁下的舰艇生命力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脉冲炸弹对舰艇产生严重威胁。通过分析电磁脉冲炸弹特殊的杀伤效应,根据电磁脉冲炸弹的杀伤特点和载体的落点分布建立了电磁脉冲炸弹对舰艇打击的易感性模型,根据舰艇对电磁防护的特点确定了易损性模型,从而推导出舰艇在电磁脉冲炸弹打击下的生命力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舰艇在电磁脉冲炸弹打击下的生命力与电磁脉冲炸弹自身的性能、载体的打击精度、到达目标的功率密度、脉冲对目标的覆盖面积及舰艇自身的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75.
一种基于Petri网模型的系统动态安全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安全分析方法通常只能给出导致系统失效的事件发生序列,而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时序、动态等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etri网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动态分析方法,并结合系统状态可达树,建立了系统动态安全性分析模型,得出导致系统失效的所有可能事件的序列及其发生概率.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对多枚导弹打击不规则面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可信度是导弹作战运用研究的重难点。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给定参数下的面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采用信度分布函数对该问题的未确知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毁伤效果未确知性较高;基于信度熵,分析导弹各个属性的未确知性对毁伤效果未确知性的影响;通过针对性减小影响大的属性的未确知性,迭代减小毁伤效果的未确知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面目标有效毁伤率的未确知范围得到显著减小。该研究能够有效指导毁伤效果评估工作,减小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7.
在论述舰船战时雏修保障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美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实施战前检修及战时抢修的基本活动和经验,提出了我军舰船战时维修保障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78.
针对典型的舰船机械设备系统,运用故障树分析等现代可靠性理论分析方法,结合系统设备的技术性能分析、非电产品的结构和故障特点以及运行管理实际情况,研究系统设备、部件的故障机理,故障模式和故障影响效应,明确导致设备、部件故障的原因及发生模式。应用FTAS故障树分析软件包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以概率结构事件、最小割集等形式表达的系统设备、部件故障对系统故障的作用模式,并对系统故障概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检验及评价了系统可靠性,为确定在指定远航任务期(90天)内所需的备品备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基于YH-F2 系统的一般算术表达式的并行成分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YH-F2系统的算术表达式的并行计算特点,提出了嵌套层次树的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YH-F2系统的并行计算能力,完满地解决了基于YH-F2的算术表达式的并行编译问题  相似文献   
80.
工程设备的结构日趋复杂,使故障诊断的难度不断增大。本文在最大故障信息量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故障信息增量判断准则,可从故障特征群中一次找出最可能的故障点,简化了诊断过程,提高了诊断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