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和运用迁移理论,达到“为迁移而教”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202.
从新一代网络教育标准体系的架构入手,结合学习管理系统标准,提出了用标准格式绑定学习单元的方法,并且结合项目反应理论,实现了自适应学习管理和跟踪。标准化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教育资源在不同系统间的交互、共享和重用,而自适应的学习跟踪使得远程网络教育过程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3.
传统的关联成像方法未考虑复杂扩展目标的结构信息,在高分辨成像时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结构配对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该方法在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框架内针对扩展目标建立一种结构配对层次化高斯先验模型,然后采用变分贝叶斯期望-最大化算法交替进行目标重构和参数优化。该方法将某一信号分量的重构与周围信号分量联系起来,并能在迭代过程中自适应地调整表征各信号分量相关性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扩展目标可以有效地进行高分辨成像。  相似文献   
204.
获取对应笔画级连通区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实施形态学闭操作融合相距较近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融合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对应的单个汉字区域;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描述最大稳定极值矩形区域的纹理信息,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卷积神经网络对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进行分类,过滤非汉字部分;利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颜色直方图的Bhattacharyya距离等特征对最大稳定极值区域进行聚类,同一类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组合得到汉字文本候选区域;再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候选文本区域进行分类,过滤非文本部分,剩余的就是定位到的汉字文本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汉字区域定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5.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只有了解外语学习动机的分类及其作用,才能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从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了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如何改进该课程教学的探讨,提出了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策略及创新能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207.
教师的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维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进行实地调研,找出他们汉语水平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8.
首先将低分辨率及相应高分辨率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得到细节图像对,然后通过多任务学习估计细节图像之间的映射参数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比传统线性插值、双三次方法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9.
现代教学原则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准则。从多媒体电子教案的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电子教案的演示设计与运用,以及多媒体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课堂交流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贯彻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其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10.
What organisational attributes enhance a military’s ability to effectively adapt on the battlefield? Upon the outbreak of war in July 2014 between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 militant group Hamas,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encountered an expansive network of tunnels from which Hamas was launching large-scale assaults into Israel.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at the IDF’s ability to successfully adapt ‘under fire’ to this battlefield surprise was facilitated by several important attributes related to its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capacity: a dynamic, action-oriented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 flexible leadership and command style, specialised commando units which acted as ‘incubators’ for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nd a formal system to institutionalise and disseminate lessons lear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