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61.
To stud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l/ZrH2/PTFE with different Al particle size as well as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impact sensitivity under medium and low strain rates, molding-vacuum sintering was adopted to prepare four groups of power materials and cylindrical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Al particle size. The activ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ZrH2 was obtained by TG-DSC, and the quasi-static me-chanics/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impact sensitivity of the specime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and drop-hammer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l particle size, whil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failure strain and toughnes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hich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s of 116.61 MPa, 191%, and 119.9 MJ/m respectively when the Al particle size is 12—14μm because of particle size grading. The specimens with the highest strength and toughness formed circumferential open cracks and reacted partly when pressed. Those with developmental cracks formed inside did not react. It is considered that fracture of specimens first triggered initial reaction between Al and PTFE to release an amount of heat. Then ZrH2 was activated and decomposed, and participated in subsequent reaction to generate ZrC. The impact sensitivity of the specimen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 particle size.  相似文献   
562.
为了解决缺少故障样本情况下的涡轮泵健康状态判别问题,分析了涡轮泵振动信号的频谱,提取了频段能量比作为其故障检测特征,并讨论了自组织映射的竞争学习原理及聚类结果的U-矩阵表示,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能量比的自组织映射故障检测算法,并实现了该算法最佳匹配神经元的选择和权重向量的自适应更新。通过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历史试车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健康涡轮泵数据利用该算法聚类时仅存在一个类别,相邻神经元距离小于0.1;反之,故障涡轮泵数据利用该算法聚类时明显存在两个或多个类别,且相邻神经元的最大距离大于0.1。因此,基于频段能量比的SOM算法能有效地判别涡轮泵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63.
为快速、准确地测定出现场舰船火灾烟气中氯的含量,在体系中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聚乙烯醇溶液(PVA)和吐温-80,对传统AgCl浊度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灵敏度均大幅度提高,检测限则由3.5×10-1mg/l降低至3.1×10-2mg/l。改进后的方法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64.
基于柔性基础的双层隔振系统概率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基于柔性基础的双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并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功率流对隔振系统给定参数的灵敏度,为双层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5.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噪声检测的迭代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检测出噪声点,然后利用信号点对噪声点滤波。其中噪声检测方法改进了IMFLED方法,进一步降低了误检率和漏检率。经过仿真实验并与其他滤波算法进行比较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并且保留原图像的细节。  相似文献   
566.
研究了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在动能拦截器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激光3D成像雷达系统基本原理,然后设计了激光3D成像雷达目标识别的工作流程,最后提出了基于旋转图像转换的3D目标识别算法。进一步探索了红外+LADAR主被动复合光学成像导引头在空天防御拦截武器目标探测与识别的应用,分析了复合光学导引头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567.
根据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中缺陷判定依据的运算特点,为减少程序计算量、提高缺陷检测效率,改进了传统缺陷判定算法.在检测设备基本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信号调理卡,并借助多功能采集卡的数字输出功能实现了缺陷检出时的即时报警,大幅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68.
重点阐述了排列熵算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归纳了该算法在医学、生物和机械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排列熵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排列熵算法能够有效放大时间序列的微弱变化,且计算简单、实时性高,已在信号突变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9.
从战场环境、空袭目标特性、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三个方面研究了杀伤区远界。首先利用综合信干比与最小可检测信噪比的关系建立了压制式干扰条件下制导雷达的探测距离模型;然后利用杀伤空域坐标系与攻击平面坐标系的关系,针对不同特性的空袭目标,分析了求解杀伤区远界的方法;在对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弹道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比例导引弹道模拟了舰空导弹的飞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舰空导弹的杀伤区远界。  相似文献   
570.
针对海洋水声环境对声纳探测效能的评估问题,分析了影响声纳探测效能的海洋水声环境因素,建立了水声探测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水声探测环境效能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典型海洋水声环境下声纳探测效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的反映声纳探测效能与海洋水声环境之间的模糊关系,评估结果更为科学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