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基于双特征参数解的直杆弹性动力后屈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差分方法求解动力后屈曲非线性方程解,研究了弹性直杆的2类轴向碰撞屈曲问题.将双特征参数解得出的含有小幅值参数的初始动力屈曲模态作为非线性后屈曲解的初始条件.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达到了很好的一致,由此验证了双特征参数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还揭示了碰撞过程中屈曲变形扩展和发展的机理,以及轴向应力波和屈曲变形的相互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2.
在落锤冲击试验机上进行的隔振器振动参数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具有非线性刚度的大型钢丝绳隔振器为例,介绍了它在专用振动试验机上进行的振动试验和在落锤试验机上进行模拟“给定初始位移下的自由振动”试验和“零落高冲击”试验,并将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落锤试验机上的试验结果与专用试验机上相应振幅下的振动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3.
采用Fay-Riddell关系式、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和基于直接模拟Monte Carlo流场温度的Fourier传热三种热流表达方式,分别对比研究了不同来流克努森数(Kn)和不同来流马赫数(Ma)的结果,以期从微观视角给出经典连续方法在稀薄流区高估驻点热流的新理解。结果表明,驻点热流的稀薄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温度跳跃,削弱温度梯度导致驻点热流降低;二是壁面附近平动非平衡,导致Fourier热传导定律失效且高估热流;三是壁面约束,致使Fourier热传导定律在距壁面3倍分子平均自由程内高估热流。  相似文献   
184.
军人就业问题对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军人就业条件 ,打牢部队“打得赢 ,不变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5.
扩频技术在通信和卫星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仿真数据的生成方法存在计算量大、忽略信道影响因素,较难实现高精度生成等问题.结合扩频系统信号和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扩频码码片相关的信号生成以及基于AR模型的带限高斯噪声生成两种高效仿真信号生成方式.该方法计算量相对于传统高精度方法可由1GHz的生成速率降低至码片速率级的数据生成速率,同时保证了信号生成的灵活性和可控性.相关结果可用于现代化导航接收机的仿真数据快速生成.  相似文献   
186.
无源双基地雷达系统目标时延和多普勒频移估计,一般采用直达波通道信号与目标回波通道信号作互模糊函数处理,通过搜索互模糊函数的峰值来检测目标。虽然直达波干扰信号的互模糊函数峰值出现在零时延和零多普勒频移处,但其能量远大于目标回波信号,导致信号检测噪声门限增高,旁瓣电平增大,从而淹没目标信号。利用矢量空间的最小二乘算法抑制目标通道中的直达波信号,针对计算速度问题,提出了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明显抑制直达波信号,同时该算法也可以完成弱目标的检测,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7.
通过各类球赛对大学生球迷竞争意识的积极影响研究与分析,球赛对不同大学生球迷的影响具差异性。大学生球迷对竞争意识认识不足,争取优胜的信念还有待提高,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认识不够准确,参与社会活动内容贫乏,形式单一,选择性少。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在生活与实践中的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球赛本身激烈性和内容丰富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球迷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球迷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88.
为揭示柱壳屈曲变形的发展机理及屈曲波与弹塑性应力波耦合传播间的关系,运用非线性显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承受轴向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柱壳的弹塑性后屈曲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柱壳在轴向高速冲击下的弹塑性轴对称动力屈曲,主要屈曲变形发生在柱壳的两端,屈曲变形的产生及发展与应力波在壳中的传播过程密切相关;塑性应力波在整个屈曲过程中起了绝对支配的作用;屈曲波的产生及发展,都与塑性波的传播及反射有关;弹性应力波由于在整个屈曲过程中持续的时间极短,处于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9.
高硬热喷涂层的缓进给切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硬材料切削过程中常用的2种刀具材料CBN和YG610,应用缓进给的模式对高硬喷涂层进行切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进给切削模式YG610刀具切削高硬热喷涂层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刀具耐用度,并且加工表面质量可以达到Ra1以下,具备了以车代磨的基本条件。高硬材料切削常用的刀具CBN在切削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非正常破损现象。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可以认为冲击性和高硬度的同时存在是喷涂层切削的最重要特性。因此,喷涂层切削刀具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韧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190.
Mulat Alubel Abtew  Fran 《防务技术》2021,17(6):2027-2049
Personal body armou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s of equipment to protect human beings from various critical and fatal injuries. In today’s modern world, various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service have made it mandatory for their personnel to wear personal protection system while on field duty. However, the systems should comprise an improved ballistic performance, light-weighted, flexible as well as comfortable panel not only to be accepted with a wider range but also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s of the consumer. Generally, the overall performances of the protective body armour could be affected by various parameters including armour design techniques, type of materials used and finishing of the panels. The current paper aims to critically review state-of-art for armour panel design techniques and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body armour materials. The paper starts by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body armour and its category. Later,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technology for armour panel design (mostly for women), its problems and the possible solutions will be cited. Later, the commonly used different polymeric fibrous and the future possible advanced materials including carbon nanotube (CNT), Graphene CNT and shear thickening fluids (STFs) treated materials for developing the reinforced body armour panel will be discussed.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is paper will enlighten useful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about the different panel design techniques and current and promising future materials for researcher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manufacturers working on the impact resistance body armour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