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激光式头盔瞄准具具有结构简单、截获目标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光电转换的优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激光式头盔瞄准/显示系统瞄准线解算技术的研究,建立了该系统瞄准线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头盔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并对相关的误差和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分析估算,实践表明该模型对瞄准线的解算是完全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开关电路设计形式(差分形式的光电开关电路),解决了在低电压宽供电电源下,光电开关电路难以正常工作的问题。电路结构简单,并适用于高供电电源的光电开关。  相似文献   
33.
本文针对巨型机的体系结构特点,对UNIX逻辑设备概念进行了扩充,引入巨型机逻辑盘的概念,给出了一种逻辑盘的实现。逻辑盘的概念使得文件系统的大小独立于物理盘的容量、支持巨型文件或巨型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34.
高功率激光器工作时,由于谐振腔反射镜上的光强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镜面温度不均匀,从而造成镜面的角向偏转,致使激光器光轴发生偏转,严重影响输出光束质量,甚至造成不出光。文中主要从实验研究了CO2激光器虚共焦腔凸面镜失调对激光器输出光束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凸面镜失调角接近于由理论计算而得的失调临界角时,输出光斑约为半个圆环,与理论分析非常符合,当凸面镜失调角达到约为失调临界角的4.5倍时,完全停止振荡。  相似文献   
35.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发射和接收装置是引信遥控装定的重要内容.在装置中引入单片机和FPGA技术,能快速、准确的装定已经出炮口300 ms以上的密集弹药,选择工作方式,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有近炸、碰炸、遥控炸、定时(距)炸.引信具备近目标发射电磁波功能,能有效抗有源干扰、海杂波干扰和信道干扰.FPGA的高度集成特性减小了编码和解码、调制与解调电路的体积,减小了引信工作电路.  相似文献   
36.
SSR 雷达是英国GEC公司在90 年代为歼七飞机研制的重要机载设备,目的在于实现歼七飞机的多目标探测和增强火控功能。与其交联的956 平显则是英国GEC公司70 年代产品。解决平显与雷达接口软件设计、实现雷达信号在956 平显上的综合显示,成为提高某型外贸机的效费比和实现出口的关键。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接口软件设计的主要思路、平显画面多目标显示及平显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供平显火控系统升级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在建立的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精确动力学模型及对模型参数实时辨识的基础上[1],建立柔性加工设备机电系统的状态监测模型,包括BAYES故障检测、突发故障检测及故障分析与定位等;同时利用Kul-back信息距离和多层递阶AR模型实现系统的状态与故障预警。在加工设备上的实验表明模型可行有效,它能排除柔性多变工况、时变性及随机干扰对监测与预警功能的影响,提高其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8.
本文在基本的像素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的快速平滑插值算法。该算法不仅运算量小、精度较高,而且易于硬件实现,适合于高速显示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39.
空中预警机     
本文说明什么是空中预警机,它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E-2C 空中预警机的特点。详细叙述了E-3A 的六个航空电子设备分系统和空中预警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防务技术》2019,15(2):179-185
In this article, parametric study of single confined fragment launch device was carried out. The configuration proposed was further studied to derive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for effect of fragment size, charge size, confinement thickness on fragment velocity. The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NSYS-AUTODYNE explicit solver. Fragment velocities were estimated a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 parametric combinations of explosive quantities, charge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fragment height to diameter ratio, confinement thickness, fragment material and fragment mass. The data was further converted to charge to metal ratio under fragment and confinement. It was observed that, increase in confinement thickness, charge quantity and decrease in fragment height increases the fragment velocity. It is also noted that, charge to metal mass ratio under frag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fragment velocity. At the end, 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for fragment velocity interms of all these paramete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se relations, two velocities 1831.92 m/s and 2523.9 m/s required for NATO STANAG 4496 IM test were estimated. The design parameters for these velocities are presented. Also, the results estimated u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has been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Error in the predicted velocities is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proposed will be useful for finalization of design of the fragment launch dev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