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1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13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812.
81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控制多台傀儡机对目标机进行攻击,该类型攻击的攻击路径隐蔽,对攻击者跟踪困难。在分析该类型攻击的特点,通过形式化的描述,分析该类型网络入侵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技术描述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攻击路径,定位网络入侵的实施者,有效地打击网络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814.
分析复杂网络中影响力极大化问题,设计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框架。针对信息传递中节点的交互方式进行分析,给出节点在任意时刻处于信息接收态的概率。通过期望计算得到种子节点集传播影响力的近似估计,实现集群影响力快速计算,进而得到基于序列采样的影响力极大化快速评估算法。特别地,对于六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真实网络上的影响力极大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识别网络中具有重要传播影响力的节点集,在三种常见度量准则下的表现均明显优于三种影响力极大化问题基准算法。 相似文献
815.
大规模MIMO系统时分双工模式中分配的物理时隙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时长的信道相干时间灵活地调整长度,二者长度的不匹配导致部分时频资源的浪费,因此系统的总体容量不能达到最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户分层变长时隙分配方法,即根据不同终端的移动性对终端进行分层,并为不同层中的移动终端灵活地分配不同时长的物理时隙,使物理时隙长度与移动终端所对应信道的相干时长相匹配,从而减少时频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低速移动终端过频繁的信道估计,降低了信道训练序列开销,使系统的总体数据容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16.
谢克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7,19(6):48-55
本文介绍一种手算时用等值电路编写线性网络状态方程的方法。优点是不必列任何方程式,尤其是可以省略消去非状态变量的复杂计算过程。提出一种用检查“量纲”的办法,核对计算是否有误,以便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817.
针对分布式放大前传中继辅助多用户对等通信系统研究了存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时的分布式中继网络(DRN)鲁棒波束成形设计问题。采用统计CSI误差模型,考虑了两种鲁棒优化问题:一是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在DRN总发送功率约束下实现多个目的节点间的信干噪比(SINR)平衡;另一是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各个目的节点服务质量需求(SINR大于预设门限)约束下最小化DRN总发送功率。对问题的分析和建模表明,在多用户情况下,这两个问题都是难以求解的优化问题。通过引入半定松弛(SDR)思想,将上述两种优化问题转化为可利用内点法有效求解的半定规划(SDP)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设计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818.
为了实现模型的实时和嵌入式运行,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通过采用较小的滤波器尺寸和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可大量减少模型参数,提高模型非线性表达能力;在网络末端引入子像素卷积层,直接从原始低分辨率图像学习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计算成本为原来的1/k2(k为放大因子)。在Set5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模型的速度较经典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速度提高了25.8倍,能够在通用GPU上实时运行,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0.17 dB,并且参数只有它的35%。 相似文献
819.
基于内容分析的协议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多模式同时匹配的协议识别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式组合有限状态机;以Thompson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压缩ε的NFA构造算法,该算法通过减少ε边及其对应状态,有效提高在协议模式编译时,NFA转换成DFA及DFA最小化过程的性能;基于上述理论与算法实现了一种One-Pass的组合多模式协议识别系统.实验表明:结合上述技术实现的系统,编译性能比标准DFA构造过程提高了7倍以上,匹配性能比L7-Filter提高了近20倍. 相似文献
820.
采用分布传递函数方法,分析任意多段分段常轴压阶梯梁的自由振动和稳定问题,得到形式统一的封闭解析解。根据梁横截面几何尺寸、梁材料和轴压沿梁轴线的变化,将梁分成多段子梁,对每一子梁采用传递函数方法得到其解析解,通过各子梁间的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得到分段常轴压阶梯梁的各阶自由振动频率和失稳载荷及其相应的模态形状。通过三阶梯梁的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四阶梯梁为例,计算分段轴压多阶梯梁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