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分析电力半导体产生的电磁干扰 ( EMI)的基础上 ,对普通相控整流电路 EMI的产生原因、性质、特点以及抑制进行了试验研究 ,从而为优化 AC/DC变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  相似文献   
132.
首先讨论了网络计算面临的问题和分布对象计算技术,然后详细讨论了分布对象计算标准——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RBA)规范的体系和各个部分.最后,对基于CORBA的分布对象计算的优点及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3.
在BS理论框架下,对0~-→0~-和0~-→1~-(0~-和1~-分别代表赝标介子和矢量介子)跃迁的形状因子进行模型无关的分析.结果表明BS框架既能给出重夸克极限下的自旋—味对称性,又能给出重夸克有效理论关于1/m_Q修正的Luke定理及其它关系.  相似文献   
134.
浅海中船舶轴频电场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浅海环境中的船舶轴频电场进行建模,以基本模拟单元——水平时谐电偶极子为例,根据惟一性原理结合边界条件求解赫兹矢量势。通过电磁场与赫兹矢量势的关系式,推导了其在浅海环境下在海水中产生的电磁场的计算公式。对水平直流电偶极子在三层介质下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求解,对其在海水中产生电场的空间分布特性及通过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室中模拟浅海海洋环境和水平时谐电偶极子,将水平时谐电偶极子和直流电偶极子在轴频段的电场分布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时谐电偶极子实际电场分布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证明了推导过程和所得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水平直流电偶极子在对轴频电场的信号包络中进行求解时建模精度高,可替代水平时谐电偶极子的计算模型,且具有更高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5.
Scheduling a set of n jobs on a single machine so as to minimize the completion time variance is a well‐known NP‐hard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equence, which can be constructed in O(n log n) time, as a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Our primary concern is to establish the asymptotical optimality of the sequen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ur main result is that, when the processing times are randomly and independently drawn from the same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 sequence is asymptotically optimal in the sense that its relative error converges to zero in probability as n increases. Othe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also derived, including: (i) When the processing times follow a symmetric structure, the problem has 2⌊(n−1)/2⌋ optimal sequences, which include our proposed sequence and other heuristic sequences suggest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ii) when these 2⌊(n−1)/2⌋ sequences are used as approximate solutions for a general problem, our proposed sequence yields the best approximation (in an average sense) while another sequence, which is commonly believed to be a good approximation in the literature, is interestingly the wors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373–398, 1999  相似文献   
136.
从聚硅烷(PS)与钛酸丁酯。(Ti(OBu)_4)出发,不采用任何反应促进剂直接合成了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先驱体聚钛碳硅烷(PTC)。在这一反应中,PS 首先裂解成含Si—C 骨架与Si—H 键的低分子聚硅烷(LPS)。然后,由LPS 中的Si—H 键与Ti(OBu)_4的反应以及LPS 的Si—Si 骨架裂解转化为Si—C 骨架的反应制得了PTC.本文对这种新合成法所涉及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新旧两法得到的PTC—1与PTC—Ⅱ的结构异同,报告了以新法制得的PTC—Ⅱ为先驱体得到的含钛碳化硅纤维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杂波训练样本中混入干扰目标,导致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杂波抑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知识进行局部稀疏恢复的稳健训练样本挑选方法。该方法利用先验知识确定待检测单元中的目标区域,对整个角度-多普勒平面进行遍历,获得稀疏超完备基。通过变换矩阵对超完备基中对应的目标区域进行"挖空"处理,局部稀疏恢复出超分辨的杂波空时谱,获得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结合广义内积算法,实现非均匀训练样本挑选的过程。与常规结合广义内积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不同干扰强度的训练样本,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经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检验统计量之间区分度更加明显,对于干扰样本的挑选更加彻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8.
杨帆  董正宏 《国防科技》2018,39(3):052-057
无人平台已广泛用于军用和民用市场,并在反恐、维稳、排爆,侦察等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了有人/无人平台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适应性、作战效能等。为了提高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本文研究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技术体系以及作战模式,以解决在协同侦察、搜救、监视等应急任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协同作战想定,可用于有效验证相关的协同技术。  相似文献   
139.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枢轨动态接触压力和轨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通过在轨道背面布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利用测量数据验证了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弹丸在内弹道的稳定性。针对典型30 mm × 30 mm矩形口径发射器,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C型电枢对轨道的电磁挤压力在平顶沿起始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电枢通过引起的应力波在高速段容易与轨道中反射应力波发生共振,并且轨道在电枢运动的中间高速段区域受力最为集中,应力集中水平约是起始低速段区域的2.44倍;电枢运动高速段会出现晃动现象,进而引起上下轨道受力的不对称性。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研究电磁轨道发射器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和发射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随着现代化导航信号带宽的增大,由于可以大幅降低采样率,复信号采样的优势日趋明显。由于存在I/Q幅相误差,复信号采样对导航接收机伪距测量造成了一定影响。改进了信道非理想与I/Q幅相误差共同影响BPSK/QPSK信号零值测量的分析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推导得到了任意I/Q误差和信道非理想特性影响BOC信号伪距零值的模型;探讨了二者在频域抗干扰应用场景下引起的零值变化;理论分析与软件接收机仿真结果高度吻合,误差在1.5×10-4码片内,证明了分析模型的精确性。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对高性能导航接收机信道特性进行事先约束及筛选,以确保干扰场景下的零值变化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