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融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学及密码学等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易篡改及开源共治等特点。军队审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审战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将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大力推行在线审计、联网审计,促进审计力向保障力和战斗力聚焦。本文在系统阐述区块链技术给军队审计在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全覆盖等方面带来机遇的同时,分析了可能面临的应用意识不足、应用经验不足、应用安全存在隐患、应用法规缺乏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推进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军队审计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2.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逐渐成为提升国防力量、军事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支撑军工装备研制生产模式转型和保障国防科技先进性三个方面梳理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并从基础技术支撑和国防特色应用两个方向提出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涉及的基础软硬件、标准规范、智能装备/系统、辅助作战指挥、智能研发等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以上研究可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马翀 《国防科技》2018,39(2):097-102
航天力量是各主要军事强国重点投入建设的新型作战力量。本文以航天产业军民两用的天然技术属性作为切入点,从各主要军事强国商业、民用航天的规划建设中研判分析航天力量短期、中期、长期的建设节点,对航天力量走向战场需要突破的瓶颈进行思考,就航天力量建设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4.
谷康  李亚明  刘平 《国防科技》2018,39(2):078-081,090
当前,智能化武器装备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而电子对抗作为新型作战力量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文章分析当前电子对抗装备存在的显著不足,论证发展智能化电子对抗装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明确提出发展智能化电子对抗装备的若干关键技术,阐述智能化电子对抗装备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直接影响,以及智能化电子对抗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王海涛  师玉朋 《国防科技》2018,39(2):026-031
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不明确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问题,影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本文在梳理总结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的研究现状以及政府文件表述的基础上,认为军民融合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定义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并非易事,但出于当前工作要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整合力量,加强研究,尽快明确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和范畴,构建科学合理的军民融合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76.
技术预警是对技术突破和由此引起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预测,是从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保持己方军事优势、防止敌人"技术突袭"为宗旨的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技术预警研究历程,从前期准备、预警清单、技术调查、分析评估等四个主要环节,全面分析国防领域技术预警的具体流程,为国防领域技术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7.
为了得到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最佳修复效果,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和环氧胶膜作为修复材料,对带Φ15 mm和Φ5 mm预制孔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进行单面贴补、双面贴补和单面阶梯挖补修复。研究了补片长度、厚度和铺层顺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修复试样的拉伸断裂模式,优化了修复参数。结果表明:补片边缘母板中存在的应力集中和厚度方向拉伸应力是导致母板断裂的关键原因;双面贴补修复试样拉伸强度能恢复到完好试样的90%以上,单面贴补和阶梯挖补修复试样拉伸强度能恢复到完好试样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78.
针对传统信号发生器存在的成本高、功能单一、电子线路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虚拟任意信号发生器。通过动态链接库(DLL)与下位机设备DDS-3X25进行通信,基于"模块化"和事件结构的设计思想,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基本波形、任意波形、噪声叠加、波形数据载入、波形数据量化转换和线性插值等程序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能产生纯净和叠加噪声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基本波形,而且可以输出手绘的任意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本文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梳理主要军事强国把握科技革命机遇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提出新时期加强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0.
蔡珏 《国防科技》2016,37(5):31-35
随着美国揭开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对象的面纱,研发"颠覆性技术"已成为主要军事大国获得技术优势的手段。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交织并行,给颠覆性技术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但当我们看见颠覆性技术引领时代新型武器装备潮流发展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其背后潜藏的风险。通过概述总结颠覆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其推动的科技内生性变革,从本质上对其进行理性认知。研究表明,发展颠覆性技术必须积极作为,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