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利用梁的初等弯曲理论和线弹簧模型建立了三点弯曲裂纹梁的动态断裂分析方法,该方法使计算大为简化。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32.
介绍了笔者在国防科技大学讲授研究生课《动态数据统计处理》的体会:①突出重点,因材施教,以点带面;②数学理论与物理概念并重,加强基础理论训练;③重视实践性教学,激励学员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33.
奇异积分方程在裂纹板条动态断裂分析中的应用(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积分变换方法,将含Grifith裂纹的无限长板条问题转化为Laplace变换域中一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求解奇异积分方程和对裂纹尖端场的渐近分析,获得了Laplace变换域中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234.
目标选择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可用于大威力武器火力分配的目标选择优化模型及算法。内容包括:问题的数学描述、问题的等价变换与分解、问题求解的动态规划算法和不同算法的计算次数比较。  相似文献   
235.
利用数字散斑干涉法,研究了半无限平面模型在受冲击载荷下的面内位移场的测试技术。采用瞬态图像采集系统,将模型受冲击前后的电子散班图像直接存储在图像采集系统中,通过数字处理实现数字散斑干涉,测得了模型的面内位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两者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36.
基于动网格的翼型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基于代理模型的翼型优化的缺陷,提出采用基于动网格的翼型优化;针对基本Hicks-Henne方法后缘不光滑情况进行了改进;采用自编程序实现动网格生成,通过集成商业软件Pointwise和CFD计算软件Fluent完成边界条件生成和流场解算,并实现上述程序和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和自动化,整个优化流程在iSIGHT平台下执行,优化算例表明基于动网格的翼型优化方法能大幅提高翼型性能,节省大量的重复性操作,增加优化结果的鲁棒性和可信度,是翼型优化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7.
针对动态液-液旋流分离器油、水两相过程,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采用雷诺应力模型、QUICK差分格式和SIMPLE算法模拟分析动态液-液旋流分离器内的流场;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离散相模型和多相流模型,模拟油、水两相分离过程和油滴运动轨迹.模拟结果表明:油滴粒径决定其在旋流分离器中的运动轨迹、速度及分离特性,大粒径油滴更易于向中心聚集形成油芯,油芯的形状与油滴的大小直接相关;动态液-液旋流分离器的主要分离过程在转筒内完成,油相分离效率随着油滴粒径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238.
提出了利用动态精度试验数据,预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射击效能的思路,建立了动态精度预测射击效能的数学模型,在较接近实战条件下模拟计算了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射击效能.计算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预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射击效能,能为射击试验提供高可信度的验前信息,有助于优化射击试验方案的制定,减少试验样本量,降低试验消耗.  相似文献   
239.
军事指挥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该过程中信息是结合定性的专家知识和定量的融合数据而得到的.贝叶斯网为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处理这种专家知识和具体数据相结合的问题,并且影响图作为贝叶斯网的延伸可被用于分析指挥控制系统中某个决策的可行性.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所需指定的条件概率的数量并引入时变的概念,提出动态影响网作为一种新的决策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4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regulator's dynamic policy to motivate firms' research on and adop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 the proposed model, a firm makes unobservable efforts and can hide the technology's arrival from the regulator to avoid adoption costs. 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follow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induces part-time efforts, rather than the maximal effort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particular, the regulator should offer no subsidy before the arrival of a technology report, provide a one-time subsidy contingent upon that report, and always set a termination deadline. At the deadline, the firm is forced to select an external op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osts. The optimal report-based subsidy decreases with time. Under the optimal policy, the firm works until an effort deadline, makes no effort thereafter, and reports the technology as soon as it arrives. This study also characterize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optimal policy reduces to one that leads, in terms of throughout time, to effort that is maximal or minima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implement a policy that compensates firms more in the present and les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