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交叉融合的视角,对选择性注意中线索效应和生态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旨在通过课堂活动、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方面阐述生态教学的理念,使线索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其优势效应。介于此,本文以期在提高生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建良好学习情境,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组合教学方法,达到和谐、健康的教学,使学科交叉相容的优势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新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2.
针对高密度存储服务器中高速链路结构复杂、信号速率高、链路长度长等特点,在高速链路PCIE3.0和SAS3.0设计过程中引入全面的信号完整性仿真。通过对高速印刷电路板设计中拓扑结构、材料类型、印刷电路板结构等关键项目进行仿真设计,获得成本最低、性能达标的最优方案;通过全链路有源仿真,预估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投产风险;通过系统实际信号测试,验证系统性能完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仿真结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充满智慧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明确发展的科学内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翼柱型装药在点火载荷下结构完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三维损伤黏弹性本构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用户子程序,展开有限元数值计算,获取翼柱型装药在固化降温、点火载荷下装药结构的应力、应变与位移场分布.结果表明,在温度载荷与点火载荷下,药柱内表面变形模式是不同的.然而,不管在...  相似文献   
36.
生态润滑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润滑剂对环境和健康危害的基础上阐明了发展生态润滑剂的重要性,指出改善矿物润滑剂生态效能、发展环境友好润滑剂是当前发展生态润滑剂的两个根本途径,必须加快矿物润滑剂的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润滑剂,重视润滑剂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37.
固体发动机星形药柱的形状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极大地提高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能,利用MSC.Nastran软件的结构优化功能,对星形药柱发动机进行了形状优化分析.探讨了发动机形状优化中位移模式和辅助模型的建立方法,根据发动机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建立了星形药柱的平面应变模型,对星形药柱的控制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星形药柱进行了形状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增大星边夹角和顶弧倒角可有效地缓解应力应变的集中程度.  相似文献   
38.
对身份验证的易仿造和易篡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采用数字水印技术来保证身份验证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阐述了一种采用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数字水印应用策略,并以在某部队的具体应用为背景实现了一套对身份验证进行散列、数字签名,然后再通过数字水印技术将信息隐藏入验证系统的方案.该方案有效地确保了部队信息传输的保密性、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以及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总结了设计卫星焦面PCB板中用于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措施.设计中使用Protel 99SE绘制原理图、制PCB板和DRC检查;用Hyperlynx6.1输出传输线模型;用OrCAD9.2绘制等效传输线原理图、仿真信号完整性波形、确定端接方式和数值.充分地利用了三个软件的特点,对该板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灵活地实现了多板间的仿真分析,并用仿真结果检验和反馈了PCB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用仿真解决时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0.
Humanitarian operations may pose challenges to which armed forces prepared for warfighting seem rather ill-equipped. It i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examine in what way military ethics should be adapted to humanitarian tasks. Two ideal types of military ethics are defined here: warfighting and humanitarian. The warfighting ethic is supposed to maximise the utility of the military in war and combat and to that end utilises the virtues of loyalty and honour. In contrast, humanitarian obligations require to a larger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integrity and an ability to follow one’s own conscience. The adaptation of military ethics is demonstrated in the case studies of the UK armed forces and the German Bundeswehr. Whereas the moral code of the UK armed forces remains anchored in the principles of the warfighting ethic, the case of the Bundeswehr presents a military ethic closely approximating the humanitarian ideal 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