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公安现役部队近几年的建设实践表明,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地推进部队班子建设及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一起影响和损失较大的通讯部门火灾的现场勘验,系统分析了火灾现场勘验的火势蔓延勘查思路,通过对阴燃的形成条件及规律的分析,运用起火点处排除法,准确认定了火灾原因,并由此次火灾的调查引起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4所武警院校共计800名教员和机关干部体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体型干部的体能现状,进行了相应的体能评定,并制订了体能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建议:加强武警院校干部的耐力素质训练,以提高干部体能水平,增强体能,改进生活方式,提高武警院校干部的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24.
基于复杂网络的作战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网络化作战是网络中心战的基础,而分布式作战网络的构建是网络化作战的重要前提。首先,运用复杂网络的相关参数分析了多种不同的网络,选择了BA非标度网络作为分布式作战网络的最优表现形式;其次,以BA非标度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适合军事上动态鲁棒性分析的模型DCNCE;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以网络效能值为测度的对比下,分布式作战网络在介数毁伤策略下更脆弱,为构建并改进现有的作战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炼铁高炉回旋区深度的直接探测存在较大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回旋区边缘探测方法。探测得到的回波信号存在较大噪声干扰,为提取边缘回波信号,首先对噪声特点进行分析,判明噪声包括白噪声和1/fγ非平稳随机噪声;由此采用多小波平移不变算法进行滤波处理;采用H ilbert-Huang变换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对其瞬时能量进行分析。由于回旋区边缘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局部能量,从能量谱中可较好地提取回旋区边缘信号。试验表明,采用激光雷达探测回旋区的深度,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高炉回旋区的真实状态,其值较计算建模方法更可靠。进一步的研究可望得到回旋区的二维或三维形貌。  相似文献   
26.
装备节能研究对建设绿色节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移动式铁路油罐车清洗装置中清洗管路和吸污管路的热损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水掺混循环使用的节能清洗方案,对清洗工艺中的传热过程、水循环使用中水掺混比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计算,并对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洗管路系统热损较低,水掺混循环使用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7.
军队后勤建设离不开国家能源供给,军队能源储备、军事训练、国防工程、科研试验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与国家能源供给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了国家能源供给对军队后勤建设的影响内容,分析了国家能源供给对军队后勤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确定国家能源供给对军队后勤建设影响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8.
探讨了改变焊接工艺对焊条熔敷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改变焊接工艺,将通过改变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影响熔敷金属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接线能量时,将降低熔敷金属中的氧含量及其氧化夹杂物的数量和大小,从而提高熔敷金属的韧性  相似文献   
29.
针对测定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小球下落时间的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以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30.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只是因为社会历史的不同,和谐社会思想所包含的要义以及所追求的目标也随之有所差异。但法之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却是绝大多数法哲学家所认同的,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保障之基石。从中西方法律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观角度层层递进,对构建和谐社会之合理性、时代性、先导性以及法之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进行探讨与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