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目前消防监督工作的投入和收益谈起,引入效益和边际效益理论,对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工作效益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2.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人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6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我国一直存在质量不高、管理不当的现象,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投资者和业主不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对设置该系统不够重视,甚至持反对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成本和效益的模型及具体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发展地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地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本文结合新疆石河子垦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提出必须通过垦区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垦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并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65.
装甲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效益评估对于有效管理装备维修活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建立了一套装甲装备维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坦克大修厂某中型坦克的维修效益进行了评估。文章认为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解决装甲装备维修效益的量化评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灵活运用该方法,不断提高维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6.
为了延长装备的回用时间,减少装备对环境的影响及充分利用资源,介绍了基于装备多寿命周期理论的发动机再制造工程,对发动机再制造的内涵、工艺流程、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以年再制造1万台重型车辆斯太尔发动机为例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节省金属材料7.65 kt,回收附加值3.23亿元,提供就业500人,并可节电1.45×108kWh,减少CO2排放0.6 kt,说明发展再制造工程对延长装备寿命周期、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反垄断的法律环境与立法例之选择,中国反垄断法的基本性质,反垄断法立法中的行政性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68.
通过比较银行人工操作系统(BMWS)与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BOAS),建立了BOAS的投入指标量化模型以及产出指标量化模型。将产出指标集合分解为了系统服务强度、系统工作潜力、系统准确度和系统可靠性四个分指标。并给出了BOAS相对效率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9.
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以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在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0.
提出了满足测量视场、最小脉冲间隔、最大脉冲受限等约束的燃料最省的航天器近距离交会多脉冲斜滑制导算法.建立了近距离交会(接近和撤离)多脉冲斜滑制导算法的统一数学模型;提出了理想交会轨道距离和速率的指数函数变化关系,使得算法能够实现任意时间的近距离交会,同时满足接近操作减速和撤离过程加速的任务要求;设计了对数函数映射法进行脉冲寻优.最后通过接近段和撤离段的操作仿真算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最优化方法,对数函数映射法以较小的计算量实现了较好的寻优效果;算法能够以较省的燃料消耗实现轨道面内任意方向、任意时间内满足约束的近距离交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