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考虑基体材料的不同增韧特性,针对两种不同的玻纤织物增强复合材料/钢复合结构进行低速冲击实验,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玻璃钢损伤区域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采用增韧基体的玻璃钢/钢复合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玻璃钢层的抗冲击能力更强,相同能量冲击下的损伤面积更小;损伤面积近似呈正方形分布,正方形对角线与纤维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202.
本文运用价值工程(VE)方法分析武器装备,并称效费比为价值。按照美国人杜佩(Dupuy)的办法把武器装备的效能化为“战斗效能值”,又计算出武器装备的全寿命费用,然后二者加以对比,提出了选择武器系统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3.
本文采用修正的周期图法(Welch法)对舰船磁场信号进行了功率谱估计并给出归一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取了频域特征量,利用特征频率f_H进行了目标舰船速度的识别研究。计算机仿真表明,正识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4.
对轻薄飞行舱结构的噪声隔离问题,提出了针对外形和构造较复杂的轻薄飞行舱结构的隔声模型和分析方法,并与模拟舱的隔声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隔声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是正确可行的,计算结果可作为评估飞行舱结构在隔声要求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5.
纯方位定位中的“Legs”机动方式与系统的可观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个等速直线运动段组成的观察站运动方式,称为“Legs”机动方式,所谓的纯方位系统是可观测的,是指系统在纯方位观察条件下,能唯一地求解出目标的运动参数。讨论了“Legs”机动方式,对纯方位目标定位系统可观测性的影响,建立了该模式下系统可观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6.
关于战术电台的通信距离及其抗干扰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电波传播及通信的理论,利用了现有的实测参数图表,分析并估算了×××电台进行数据传输的实际能力,即最大有效数传距离和抗噪声干扰性能.所得的数值及结论与实际条件下的通信实验结果相当接近.对一般战术电台都有适用意义.文章探讨了跳频工作的抗干扰性,有助于人们认清跳频抗干扰的实质,以减少一些盲目性,并能更合理地运用不同工作方式完成通信任务.  相似文献   
207.
用药室增长量预估线膛火炮初速下降量精度很低,根据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特点,本文提出了用身管严重磨损段阳线磨损量表征火炮初速减退量,在130mm加农炮上所做试验表明,用该方法可提高大口径火炮初速下降量的预估精度。  相似文献   
208.
本文研究了弹体旋转角速度测量的机理,采用极化栅网,使弹体的反射信号包含有弹体的旋转角速度信息,并且通过实验予以证明。文中提出了一种旋转角速度测量系统。本文对测量弹体旋转角速度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9.
聚氨酯弹性体隔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损耗因子、厚度和填料对聚氨酯弹性体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下材料的损耗因子大,隔声性能好;由于在低频下材料的特性阻抗与水的特性阻抗失配严重,其隔声量较高频时大.材料的隔声量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低频下,当厚度增加到40mm以后,隔声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变化得很缓慢,且不符合厚度每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6dB这一规律.片状填料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隔声性能,该填料在5%~25%之间时,其含量对隔声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10.
作为高空气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气球在地面发放前充入的氦气量会直接影响其上升速度和驻空高度,进而影响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充氦气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十分必要。建立了高空气球上升过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气球初始升速的理论值,用于与实际初始升速对比,为评估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归纳了三种较为典型的高空气球地面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开展的飞行试验,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提出了浮力补偿规律,完成了对三种方法的评估。通过研究可以对现有充氦气量计算方法进行有效修正,进而为高空气球的实际飞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