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61.
机载火控雷达受到的电磁干扰,按干扰传播途径可分为电容性耦合干扰、电磁辐射干扰、共阻抗感应干扰等类型。简要地叙述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干扰减到最小程度,从而满足机载火控系统对雷达越来越高的电磁兼容要求。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通信干扰设备靶场试验的目的、对象及方法,并对干扰效果的评估及有效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3.
电流密度方程的相对论协变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相对论协变性原理出发,得到了电流密度方程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自洽展开式.研究表明,只有在考虑了磁场对电流密度的影响情况下,才能得到电流密度四维矢量的自洽的相对论协变式.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电流密度关于电磁场的三阶近似方程应该包括电场强度的三次方非线性项.  相似文献   
164.
通过电化学腐蚀原理的分析,认为被复线用铜包钢绞合导体是用铜钢混绞导体耐蚀性的3倍,有效提高了被复线的野外使用性能.与装备电缆通用的钢丝、铜丝混绞或混编导体或屏蔽层相比,铜包钢丝还兼有更好的耐蚀性、导电性、导磁性和力学性能,是一类优良的电磁屏蔽用导体材料,为装备线缆的设计采用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防腐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为提高电磁注入法的应用频带范围,提出基于定向耦合原理的电磁注入方法,并以某天线及其射频前端构成的互连系统为试验对象,利用单定向耦合器作为注入装置进行了辐照和注入试验,试验证明该注入方法能够准确替代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进而,理论分析耦合装置的特性并对该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其工程实用性.最后,设计耦合装置的指标并计算了对应的散射矩阵,制作完成注入装置的样机.结果表明: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源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受试设备状态的影响.将两单定向耦合器级联作为注入装置,并以监测端的功率作为等效依据,可保证监测结果在高频时不受线缆上驻波的影响,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6.
从脉冲信号对屏蔽双绞线的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实验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源对基于非屏蔽双绞线和不同接地方式屏蔽双绞线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层不接地屏蔽双绞线电磁脉冲耦合效果基本相同,屏蔽层双端接地可以抗脉冲信号的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167.
根据风洞现场测控系统的特点,对风洞现场的电磁干扰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并在风洞中进行试验,得到了相关的试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风洞现场测控系统的电磁干扰源主要是大功率变频装置,耦合途径为空间辐射和电源线传导.  相似文献   
168.
推导了导轨间磁场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电感梯度数学计算模型。引入了速度频率来模拟电枢发射过程速度趋肤效应,对导轨二维模型以及三维电磁场模型进行时谐仿真,并将获得的单位长度电感以及电感梯度,分别用于电气仿真系统中电感和电枢推力的计算。电气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和出口速度误差均在2%以内,证明了动态电感梯度分析及参数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9.
复杂电磁环境对海上作战和频谱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感知战场电磁态势是指挥控制、频谱管控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尚没有系统生成海战场电磁态势的方法.在分析传统态势感知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战场电磁态势的相关概念,提出了海战场电磁态势感知的基本模型,深入分析了电磁环境感知、电磁环境构建、电磁态势理解、电磁态势展现等模型中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初步技术解决途径,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海战场电磁态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0.
电磁发射装置电-磁-热场分布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电磁发射过程中出现的热烧蚀现象,构建了电磁发射及电接触层接触电阻的模型,推导出电-磁-热场耦合方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在脉冲电流激励下,轨道和电枢间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及温度的分布图。计算过程表明:电磁发射过程实际是电-磁-热场的耦合过程,接触电阻是造成电磁发射热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触电阻使得轨道和电枢接触表面区域的电流密度极大,容易造成轨道材料的烧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