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Typically weapon systems have an inherent systematic error and a random error for each round, centered around its mean point of impact. The systematic error is common to all aimings. Assume such a system for which there is a preassigned amount of ammunition of n rounds to engage a given target simultaneously, and which is capable of administering their fire with individual aiming points (allowing “offsets”). The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the best aiming points for the system so as to maximize the probability of hitting the target by at least one of the n round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special case where the target is linear (one‐dimensional) and there are no random errors. We prove that as long as the aiming error i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nd possesses one mode at zero, the optimal aiming is independent of the particular error distribution, and we specify the optimal aiming points. Possible extensions are further discussed, as well as civilian applications in manufacturing, radio‐electronics, and detection.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323–333, 1999  相似文献   
762.
综合考虑换向过程、炮口剩余磁能和电阻的能量损耗等因素,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螺旋发射器和一种新型螺旋发射器的效率。结果表明:电阻焦耳热损耗的能量最大,其次是换向磁能损失,而炮口剩余磁能损失最小。降低电阻、增大互感梯度、减小驱动线圈单元的匝数、增大工作电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较大的互感梯度也会带来较大的换向磁能和炮口磁能损失,造成炮管烧蚀甚至损坏、能量泄放和效率降低。另外,恒流工作模式的螺旋发射器理论效率超过轨道炮,且新型螺旋发射器结构的理论效率接近100%,未来有望在超导或较低电阻的情况下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763.
在故障诊断过程中 ,每个测试点检测故障所需的时间可能不同。对于每个测试点一次检测所有可检测故障点的问题已经获得解决。对于每个测试点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故障点 ,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若要求检测时间之和最小 ,给出了最优算法 ;若要求最大检测时间最小 ,证明了其是NP完全问题 ,并给出近似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对算法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64.
张琦  冷相文  李博 《国防科技》2020,41(5):52-58
利用海底小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辅助探猎雷作战,可以摆脱传统探猎雷作战行动中的盲目性,优化反水雷作战流程,有效提高反水雷作战效率。如何科学构建数据库功能,合理设计数据存储、查询和调用的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各类探测数据的潜在作用,对辅助反水雷战术指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海底小目标对探猎雷作战的影响,提出目标位置比对、声纳图像比对、探测态势比对和数据统计分析是海底小目标数据库所应具备的主要功能,结合探猎雷过程中的典型作战环节,阐述了各项功能的基本运用方法和实现手段,指出数据的“量”“质”以及采集规范和维护管理制度,均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前提,并对建设数据库所应具备的保障条件进行了 说明。  相似文献   
765.
本文针对水际岸滩沉船顽固障碍难以破除的现实课题,通过列举沉船顽固障碍的危害性,分析了其碍障作用机理,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平战时敌沉船顽固障碍定位标识的数据库,并对几种常用的破除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增强对沉船顽固障碍碍航的直接认识,本文从实战角度分析近年来因碰触沉船而发生的现实事故,提出了优先回避原则,据此可避开沉船等障碍物规划编队航行路线。此外,紧急作战情况时若发现沉船顽固障碍,出于航道有限或战法需要,必须对沉船顽固障碍物进行破坏清除。目前沉船顽固障碍清除的方法主要有快速打捞或者移位法、水下爆破辅以水下切割的解体法、依托陆军现有爆破装备破除法以及联合引导空海火力清除法四种方法。 [关键词] 沉船顽固障碍;作用机理;探测定位;破坏清除  相似文献   
766.
能量均衡的围捕任务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水下机器人反围捕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机器人围捕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构建一种多层环状伏击围捕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围捕任务的任务分配方法,使得水下机器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考虑在围捕过程中随时间推移,系统内能量会出现消耗不均的现象,据此提出一种能量均衡方法平衡系统能量的消耗。实验证明所提出的基于多层环状围捕模型的能量均衡策略任务分配方法能有效提高围捕成功率,延长系统寿命。  相似文献   
767.
为实现靶场多目标图像的目标自动检测,利用多目标形状的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熵差的目标检测新方法。提出了形状熵差的概念,将目标形状模型引入局部熵计算中,由局部内熵与局部外熵之差的极值点确定目标位置。基于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目标自动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相比较于常见的一些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环境光照变化适应能力,可以应用于靶场多目标图像的目标检测,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目标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768.
基于机场跑道方向特征的快速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航拍和遥感机场跑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跑道方向特性的快速识别方法。具体介绍了方向小波变换检测边缘的算法和基于方向特性的改进Hough变换提取直线的方法。前者增加了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后者加快了跑道识别速度,并能详细描述跑道。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是准确、快速、稳健的。  相似文献   
769.
基于对指挥自动化系统日常积累的雷达情报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雷达探测概率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目标在飞行过程中,RCS随着其与雷达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对各个高度层上的航迹按距离取样间隔分段,统计各分段内的观测点数和发现点数,从而计算各距离取样间隔内的发现概率,再根据目标相对雷达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对距离取样间隔中心点的探测距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770.
美国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磁轨道炮为主,介绍美国陆、海军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发展目标与未来规划、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方向、潜在应用领域以及近期电磁轨道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并对其关键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