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前,我国的军品市场正由封闭市场向一个相对开放竞争的环境转变。基于不完全信息的装备采购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在不完全信息的相对开放的竞争环境下,军企双方对对方的策略、偏好、所处的地位或者状态的信息等策略问题进行了解,并给出了求解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对装备采购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由PC104主板、FPGA及相应接口电路组成,实现对某型号数字量变换器的测试,可以向数字量变换器提供特定的数字信号源,并且可以接收数字量变换器发送的PCM码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显示、存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3.
随着信息技术及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信息化作战对轮式车辆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轮式车辆装备保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轮式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加强。在深入分析信息化作战轮式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概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信息化作战轮式车辆装备保障力量的生成模式和编组方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4.
针对武器装备体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使命和方法框架(M iss ions and M eans F ram ew ork,MM F)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MM F模型包含使命的确定、方法的分配和使命完成的评价。采用使命-方法框架对武器装备体系进行组织和描述。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实现了使命的确定和方法的分配,以数据要素的形式完成对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模型的构建。并以"超地平线登陆"作战装备体系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5.
分析了坦克的供电系统中采用硅整流无刷发电机时的工作特点,建立了这种系统的数学模型,举例说明了计算方法,并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6.
首先阐明了防空兵武器装备发展论证专家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建造原则,然后建立了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并论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定义与系统分析、知识获取、知识表示、软件实现、系统测试与评价等各个环节所应完成的任务,指出了在专家系统开发过程中潜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建立一个完备的、权威的防空兵武器装备发展论证专家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弹药保障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弹药保障的工作入手 ,论述了弹药消耗预计算法 ,提出了基于存储论的弹药补充决策模型。给出了战时弹药保障的 3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8.
探讨一种便于操作、系统而量化的方法 ,以预计新研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在相似设备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可量化的调整因子对相似系统的可靠性参数进行转换的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相似设备法的可操作性和分析精度 ,对研究相似设备法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9.
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采办监督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我军装备采办过程中采办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讨论了建立有效装备采办约束机制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并就建立有效的装备采办监督约束机制所应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0.
Allocation of scarce common components to finished product orders is centr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assembly systems. Analysis of these systems is complex, however, when the product master schedule is subject to uncertaint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cost—service performance of a component inventory system with correlated finished product demands, where component allocation is based on a fair shares method. Such issuing policies are used commonly in practice. We quantify the impact of component stocking policies on finished product delays due to component shortages and on product order completion rates. These results are used to determine optimal base stock levels for components, subject to constraints on finished product service (order completion rates). Our methodology can help managers of assembly systems to (1)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ir inventory management decisions on customer service, (2) achieve cost reductions by optimizing their inventory investments, and (3) evaluate supplier performance and negotiate contracts by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delivery lead times on costs and customer service.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8:409–429,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