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准确地辨识同步电机参数,是分析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利用最小二乘或卡尔曼滤波等方法辨识电机三相同时突然短路试验数据,是传统电机参数辨识的主要方式.受同步电机三相同时突然短路的可操作性和电机参数模型的强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电机瞬态参数难以准确测量.利用改进的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元网络辨识参数的新方法,结合容易实现的同步电机线对线突然短路试验,辨识得到了三相同步电机的瞬态参数,有效提高了电机参数的辨识精度.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紧凑型Tesla变压器的参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设计加工研制的Tesla变压器,根据Smith建议的测量方法,解决了对紧凑Teala变压器耦合系数进行比较准确地测量的问题,实测耦合系数高达0.9,并对耦合系数稍低于理论设计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给出了物理原因.此外,根据Teala变压器电路在初次级初、次级短路和低电压充电情形下的实测电压波形,估算出Tesla变压器电路各参数数值.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并能满足实际高压充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为实现对军用电路板的有效测试,针对其小批量和多品种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测试策略。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与边界扫描测试技术,构建了基于PXI测试总线的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电路板的功能测试与结构性测试。该系统可以检测各种类型电路板,对于提高故障定位精度和减少产品的测试时间起重要作用,较好地满足了电路板生产测试和维护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一种手算时用等值电路编写线性网络状态方程的方法。优点是不必列任何方程式,尤其是可以省略消去非状态变量的复杂计算过程。提出一种用检查“量纲”的办法,核对计算是否有误,以便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5.
基于AVR单片机ATmega32,对一种轻武器射击训练保障系统中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进行研究.采用全桥电路设计,实现了单片机对电机的有效控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重点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应固件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96.
为了从理论上分析磁化等离子体对飞行器隐身的机理,采用等效输入阻抗方法计算金属平板前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层对垂直入射电磁波的功率反射系数,结果表明:电子数密度大小、入射波频率、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和外磁场是功率反射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电子数密度、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取值必须合适,外加磁场才能明显降低等离子体对入射电磁波的功率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混合气体识别大多采用传感器稳态响应信号、基于线性混合假设或大量样本学习,而瞬态响应信号特征分析主要应用非正交分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等效性与瞬态信号正交分解的混合气体识别模型。分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对混合气体的响应特性,建立基于气体响应成分等效性假设的气体非线性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应用一种新的正交基函数——扩展类Legendre正交基,对气体传感器瞬态响应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对正交分解系数与气体浓度的回归分析,验证二者之间的指数型关联关系,并以正交分解系数为特征参数,利用气体非线性等效混合模型对混合气体分解与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这种混合气体识别模型仅用单一气体检测的先验知识,对混合气体的识别误差仍可达到15%以内。  相似文献   
98.
随着装备中基于复杂数字电路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装备中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DFT)已成为装备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内容。IEEE 1149.1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电路可测性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电路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复杂的互连电路提供了一种非入侵的测试手段。首先简述了可测试性设计和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边界扫描测试链设计、提高测试覆盖率和优化电路网络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几种装备电子系统的电路可测试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9.
采用线圈分段绕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10kA量程的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驱动电路,有效地将驱动电压降为±15V,并利用电磁场仿真验证了线圈分段设计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铁芯线圈以及霍尔元件的等效电路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在Multisim中搭建了零磁通霍尔传感器系统的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对各种电流波形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
五电平有源中点钳位(five-level active-neutral-point-clamped, 5L-ANPC)变频器拓扑结构简单,可直接通过公共直流母线供电,易于实现能量回馈,非常适合用于5~10 kV直流供电的船舶推进变频调速领域。简要介绍了5L-ANPC的主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针对5L-ANPC拓扑杂散参数较大的四种换流回路,在兼顾可靠性及适装性前提下,设计了纯电容吸收电路。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设置吸收电路后的5L-ANPC拓扑采用传统电压过零切换策略时存在的内开关管过压问题,并提出一种考虑吸收电路的切换策略,实现了输出电压过零器件安全切换,且避免了电压异常跳变。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考虑吸收电路的输出电压过零切换策略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