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1.
We consider a production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stations (or workshops) such as an entry station, a set of work stations, a central station, and an exit station,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general configuration. A worker (or a vehicle tool) is assigned to each station, who sends a part from the station to the destination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process path of the part. Any part is allowed to visit a work station more than once if its process path requires. We propose a new control strategy with the push policy for instructing each worker to send a part and the kanba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work‐in‐process (WIP) in each work station. As all work stations have limited local buffers, the central station is used for storing blocked parts temporarily. Such a production system is modeled as an open queueing network in a general configuration with a Markovian part sending policy and a machine no blocking mechanism. The queueing network is analytically characterized. Some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rol strategies. A semi‐open decomposition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queueing network for computing the blocking probabilities when parts arrive at the work stations. A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emi‐open decomposition approach.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e quality of the solutions obtained by the algorithm as well as a property of a performance measure.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8: 128–143, 2001  相似文献   
912.
针对某型机载空地反辐射导弹(ARM)作战特点,详细分析了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过程,并对其作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建模,深入研究了反辐射导弹在单点源、两点源、三点源作用下的作战效能,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仿真模拟了反辐射导弹作战的全过程,并对其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影响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为某型空地反辐射导弹的靶场训练提供了比较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3.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 ,码分多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在CDMA系统中采用了M阶正交信号。通过分析采用M阶正交信号的DS CDMA系统基带接收信号的统计性能 ,文中得出了多址、多径干扰下系统的误码率计算公式 ,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914.
战斗部署的内容是决心方案的主体部分,战斗部署确定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战斗方案的质量。因此,准确的评估战斗部署方案,对提高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保障指挥员定下正确、合理的战斗决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战斗部署的定义和战斗部署的要求,建立了城市市区进攻战斗部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15.
针对无人机保障条件下的炮兵指挥自动化(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特点,运用模糊理论探索其作战效能评估的有效方法.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AHP)两种决策方法对无人机保障条件下的炮兵C4ISR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无人机保障条件下的炮兵C4ISR系统的作战效能水平为正常.通过对影响炮兵C4ISR系统作战效能发挥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认为当用无人机来保障炮兵C4ISR系统时,应当把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无人机与炮兵C4ISR系统之间的通信控制能力作为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916.
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战指挥对抗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科学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对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该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综合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能使定性描述定量化,客观地反映了防空兵作战指挥对抗能力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17.
飞机易损性分析与评估是指对飞机在战斗状态下遭受攻击后受损的难易程度的评价,是衡量飞机战斗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飞机易损性对于飞机高生存力设计和飞机战伤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飞机易损性分析的一般方法与流程,收集并整理了美军飞机易损性实弹测试的历史沿革和条件建设现状,同时以F-35整机、F135发动机和C2...  相似文献   
918.
重大疫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极易在防疫准备不充足的小散远部队单位造成爆发。加强基层疫情防控基础建设贵在平时,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重大疫情的特点和小散远部队单位防疫工作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展新时代基层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思考,最后提出了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军地联动、心理辅导和防疫效果评估等方面予以加强的小散远部队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系统框架,以期为提高部队基层防疫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9.
付翔  付斌  赵亮 《国防科技》2020,41(6):8-15
自2017年8月DARPA公布“马赛克战”作战概念以来,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这一新型作战概念,学者们对“马赛克战”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本文首先从国际形势、美军装备特点、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马赛克战”的提出背景,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其概念内涵,并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点。接着着眼未来,从革新理念、鼓励创新、形成质变等视角探讨了“马赛克战”对装备体系试验鉴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重点论述了装备体系试验鉴定要向全智能作战体系试验鉴定方向发展的观点。最后聚焦当下,阐述了现阶段试验鉴定工作应重点关注动态互联互通性测试、互操作能力验证、新型仿真试验技术、系统自主能力等级评估及决策可解释性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20.
针对复合材料舵翼骨架与蒙皮连接,设计了两种T型连接结构,并对其在波浪砰击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结构承载特点,提取典型局部试验缩比模型,给出了均布压力下T型连接试验载荷等效方法。试验比较了两种T型连接的承载特性差异,研究了跨距对T型连接初始刚度、极限破坏载荷以及极限承载弯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构型A存在明显的初始破坏,但极限破坏载荷大于构型B;极限承载弯矩基本不随跨距改变,可作为不同跨距、不同构型T型连接优劣衡量标准。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载荷等效与缩比原则,提出了T型连接承载特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