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本文通过对包含运动部分和火力部分的自行加榴炮的任务、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以可靠性、维修性为重要参数的系统效能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有效性、可信赖性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运行。  相似文献   
552.
本文介绍了建立不工作失效率理论预测模型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检验数据是否可用的五条标准,并讨论了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553.
本文阐述了兵器运用工程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简要地回顾了这门学科形成的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构成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和今后急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54.
本文基于舰艇柴油机的推进工况,研究通过测试一组稳态参数,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获取缸内示功图。分析认为: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与实测示功图比较误差小,完全满足使用管理中性能分析、工况评判、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需要,是解决舰艇柴油机实测示功图困难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55.
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方法,该方法将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E(相对误差)看作随机变量,利用假设检验思想度量模型预测精度,并给出多个模型之间预测精度的比较标准.  相似文献   
556.
铁路区间信号系统测试评估平台的研究是为了实现对信号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自动测试和评估,并为区间信号系统的研发或维护提供测试手段.铁路区间信号系统信息传输通道,作为铁路区间信号传输的途径,是铁路区间信号系统测试评估平台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信息传输通道仿真子系统是测试平台的一个关键子系统.针对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信息传输通道的仿真,提出一种新的差分方程建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557.
为解决单架无人机在动态战场环境下的测向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窗口法的单机测向定位航迹优化算法。以最大化Fisher信息矩阵行列式为测向定位评价准则,在由动态探测雷达和静/动障碍构成的动态战场环境中,基于动态窗口法思想,将测向定位航迹优化评价准则由传统的单步最优原则扩展到对多步预测航迹的评价,同时考虑雷达探测和静/动障碍环境对预测航迹的影响,通过滚动时域方法控制无人机最优航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无人机在有效逃避雷达探测威胁以及规避环境中静/动障碍的条件下保证对目标的高精度测向定位,为解决动态战场环境下的单架无人机测向定位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8.
全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强化机理问题是可靠性强化试验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振动环境的宽带特性对疲劳失效的强化作用进行了讨论,首先研究影响随机应力疲劳强化效能的相关统计参数,然后分析随机应力的频谱带宽如何影响这些统计参数,最后得到频谱带宽对疲劳强化效能的影响,由此揭示全轴随机振动环境宽频带特性的疲劳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559.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Q b PEG(d)的热稳定性高,PPQ b PEG起始的分解温度为250℃,在250~400℃失重很少,其失重率小于5%,在400~600℃才迅速失重,到620℃时彻底分解。  相似文献   
560.
疲劳累积损伤是一个非稳态能耗过程,可以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3层2 7 1BP神经网络来描述疲劳损伤的非线关系,经仿真验证表明,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通过对材料疲劳损伤临界值和载荷的分散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疲劳失效动态准则,并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对调质45号钢在随机载荷和2级载荷作用下,进行了疲劳寿命可靠性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