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In this article, an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for a cold standby repairable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dissimilar components with repair priority is studied. Assume that both Components 1 and 2, after repair, are not as good as new, and the main component (Component 1) has repair priority. Both the sequence of working times and that of the components'repair times are generated by geometric processes. We consider a bivariate replacement policy (T,N) in which the system is replaced when either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of Component 1 reaches T, or the number of failures of Component 1 reaches N, whichever occurs first. The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T,N)* such that the long run average loss per unit time (or simply the average loss rate) of the system is minimized. An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is rate is derived, and then optimal policy (T,N)* can be numerically determined through a two‐dimensional‐search procedure.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and procedure, and to illustrate some propertie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We also show that if replacements are made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failures N, or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T, the former class of policie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latter, albeit only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362.
加筋板架抗动能穿甲的等效防护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船舷侧结构抗穿甲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了两种典型工况下板架的穿甲破坏模式、弹体的剩余速度和板架的变形吸能规律,提出了基于剪切冲塞模式的剩余速度理论计算模型,比较了不同等效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分别与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和本文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均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加强筋对板架的抗穿甲性能影响较大,而板架的实际等效厚度是决定其抗穿甲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等效计算方法与模型相对尺寸、弹体冲击速度以及命中位置有关,对于弹体直径相对较大且初始冲击速度较高时,不同的等效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3.
空降车着陆缓冲过程车体动态应力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空降车着陆缓冲过程车体结构冲击响应,建立了车体有限元模型,运用显式有限元方法,结合实车空投试验的冲击加速度数据,以力的形式模拟车体着陆缓冲过程所受的冲击,仿真得到普通、恶劣和极限3种工况下着陆缓冲过程车体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3种着陆工况下,空降车左后立柱底端均为应力最大位置。研究结果可为空降车空投寿命预测及装备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4.
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装备抢救抢修Petri网模型,把Petri网建模思想引入战时装备抢救抢修保障模型中,将实际系统中的实体和活动映射为模型系统中的库所和变迁,将装备抢救抢修保障排队论模型用随机Petri网进行描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装甲团装备抢救抢修随机Petri网模型,利用软件包SPNP6.0对其进行模拟运行,通过对模型仿真数据的分析为装备保障的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65.
地面发生火灾时,将对土壤、地下管道及输送的油品温度产生影响,原有的热平衡被破坏,建立新的温度场;即便在火灾被扑灭后,一段时间内土壤、管道温度会继续升高,仍有可能造成管道失效。针对此情况建立了非稳态传热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一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管内输送介质温度分布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66.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一种综合定权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基于粗糙集理论中信息量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主观定权法,再以优化理论为依据建立了综合定权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精确解,据此推导出了一种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权重赋值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这种定权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7.
对有限变形非弹性有限单元法研究发展中的一些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这些课题包括:不同参考构形下的有限元列式、客观性应力率的合理定义、有限变形非弹性本构方程的精确描述、率本构方程的增量客观数值积分、塑性流动的不可压缩性与自锁现象、以及交界面接触与摩擦的处理。  相似文献   
368.
为了让高精度数值格式在含间断和小尺度涡等复杂结构的超声速无粘可压缩流动情况下,仍能鲁棒地捕捉激波并快速得到流场高保真的模拟结果,研究了以子模板导数组合为基础的光滑度量算法,构造了精度与鲁棒性兼顾的新型间断探测器,使间断识别对小尺度涡也具有高分辨率;研究了混合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weighted compact nonlinear scheme, WCNS)方法,对流场中的光滑与间断区域分别使用线性与非线性加权格式求解,从而克服单一非线性格式在光滑区分辨率难以达到设计精度的问题。数值实验表明,使用新型间断探测器的混合WCNS格式对一维、二维Euler方程模拟结果良好,并且相比于在全流场使用局部特征分解的原始WCNS方法有计算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69.
利用Compact 2-D频域有限差分(FDFD)法分析广义脊形传输器件特性,得到的本征方程只涉及4个横向场分量,与同时处理6个场分量的本征问题相比,大大降低了CPU时间,同时由给定的工作频率f求解相移常数β,易于实际应用.针对广义脊形传输器件的复杂结构,本文划分了不同的子区.几种代表性的脊形波导传输结构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一致,表明了本文分析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0.
加筋板在横向撞击下的吸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撞击工况下加筋板的碰撞损伤过程进行了分析。加筋板结构采用理想弹塑性的材料模型,不计入应变率对材料强化的影响,在忽略接触面的摩擦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考虑加筋板结构在刚性体碰撞下的变形过程,从而探讨加筋板结构的动态响应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加筋板的吸能特性与撞击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非线性动态计算采用MSC/DYTRAN程序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