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quick response (QR) system that can cope with demand volatility by shortening lead time has been well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ssumes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that the manufacturers under QR can always meet the demand becaus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always sufficient. However, when the order comes with a short lead time under QR, availability of the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capacity is not guaranteed. This motivates us to explore QR in supply chains with stochastic production capacity. Specifically, we study QR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with Bayesian demand information updating. We consider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capacity under QR is uncertain. We first explore how stochastic production capacity affects supply chain decisions and QR implementation. We then incorporate the manufacturer's ability to expand capacity into the model. We explore how the manufacturer determines the optimal capacity expansion decision, and the value of such an ability to the supply chain and its agents. Finally, we extend the model to the two-stage two-ordering case and derive the optimal ordering policy by dynamic programming. We compare the single-ordering and two-ordering cases to generate additional managerial insights about how ordering flexibility affects QR when production capacity is stochastic. We also explore the transparent supply chain and find that our main results still hold.  相似文献   
122.
油料动员能力评估是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与计算过程。在分析油料动员能力各个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逻辑、切合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确立无量纲和有量纲的量化指标及定性指标,采用直接给出法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确立隶属函数和单因素评判矩阵,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并对评判结果进行分析,可对油料动员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3.
利用作战动力学方法对我军一个装备有某新型的坦克连对敌一个战车排进攻的作战能力进行分析,分火力压制,疏开展开,冲击对抗三个阶段,用兰彻斯特平方定律公式建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对抗结束时双方兵力剩余数量和双方兵力损耗规律;提出了可指导作战的一些参考建议,为我坦克部队新装备形成战斗力,新时期岛上作战战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4.
柔性长鳍仿生装置波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尼罗河魔鬼”柔性长鳍的波动运动为背景,主要研究了柔性长鳍仿生装置的波动控制技术。首先研究了柔性长鳍推进波产生原理及其技术实现方案;其次,针对仿生装置的实际系统建立了鳍面运动学模型,从中提取了能够实现柔性长鳍多种波动模式的波动控制参数,并对柔性长鳍几种特定波动模式的实现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进一步,根据仿生装置的物理约束条件提出了控制参数的合法性判据;最后,研究了柔性长鳍仿生装置的波动控制策略及其控制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长鳍仿生装置通过合理设置控制参数能够模拟仿生对象的多种波动运动模式,并实现推进波的多参数控制,能够满足柔性长鳍多种波动参数下的非定常流体动力学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5.
提出了几何非线性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有限段传递矩阵建模方法,该方法既保留了有限段法自动计及几何非线性和动力刚化的优势,又保留了传递矩阵法建模的方便灵活.算例表明,计算时间与自由度成正比,在已知运动规律的情况下,可直接求得所需的驱动力矩,反之亦然.该方法无需建立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易于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挠性接管隔振效果检测试验装置合理性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机电比拟的方法对挠性接管隔振效果检测试验装置进行了分析,针对欲达到的试验目的,定性地提出了组成试验装置的质量、弹性常数等应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7.
编辑学者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学者化”的讨论 ,对“学者化”“化”到什么程度 ,学者化编辑应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实现“学者化”要求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8.
射击指挥是防空兵作战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空兵群的射击指挥能力,严重影响着整个防空兵群的作战能力。引入模糊评判模型,在分析评价射击指挥能力的各个指标的基础上,对防空兵群的射击指挥能力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9.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抑制太阳能帆板变形振动的PDA控制方法。其特点主要是在航天工程中常用PD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航天器的刚性姿态加速度反馈,该方法经数值仿真和不同的实验系统证明,对大挠性航天器在姿态机动和位置保持控制时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振动抑制策略,在大挠性航天器变轨和交会对接工程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0.
对两栖突击作战系统通过障碍区的行动进行仿真分析,考察通路的数量、通路的宽度、蓝军火力威胁等因素对其生存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两栖突击作战系统生存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