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探讨了适应信息化战争保障需求、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重构技术、柔性保障机制和系统理论的精确保障的内涵,研究归纳出当今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提出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应该充分借鉴系统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敏捷制造理论的先进思想,指出了我军精确保障实现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2.
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舰载机和各种保障资源进行调度是提高舰载机航空保障效率、保证舰载机所承担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手段。为了克服以往研究中没有考虑作战任务变更对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的影响,使用重调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问题,建立了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模型。采用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可以避免模型的解空间可能出现组合爆炸问题。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应对由作战任务变更所引起的重调度问起,算法求解速度满足作战需求,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磁致伸缩作动器控制精度,以 Jiles-Atherton 磁滞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优化偏执磁场和预紧力来提高作动器线性度,并基于前馈控制、PID 反馈控制及柔性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前馈补偿 PID 及柔性神经网络前馈补偿 PID 控制策略。同时,以偏置正弦和阶跃为指令信号,研究作动器的位置跟踪和补偿控制。仿真表明:相比常规 PID 控制和前馈补偿 PID 控制,柔性神经网络前馈补偿 PID 控制具有更好的位置跟踪效果和抗干扰能力,具有无振荡、无超调、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带挠性附件双自旋卫星的 Liapunov 稳定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带挠性附件双自旋卫星的姿态稳定性问题。假定挠性双自旋卫星由无内部活动部件的半刚性平台、半刚性转子以及固连于平台的挠性附件构成,选择姿态角和模态坐标表示的相对能量函数为Liapunov 函数,建立了挠性双自旋卫星姿态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65.
基于空间约束的舰载机出库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调度问题是制约舰载机出动和回收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飞行甲板调度方面。针对舰载机在航母上的出入库问题进行研究,着力解决舰载机在航母上二、三波次的出动能力。首先对舰载机出库的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制约因素。其次,应用柔性流水车间调度理论对空间约束条件下的舰载机出库调度问题进行建模。再次,对智能粒子群算法应用于舰载机出库调度问题进行分析,对编码进行设计,并给出算法流程。最后,对出库流程进行仿真,计算出最优出库方案及时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现有的鼓型消声器由具有刚性背腔的膨胀腔和张紧的薄膜构成,利用薄膜的振动辐射声场与原声场叠加作用,使得透射过消声器的声能减少,达到消声的目的。为使消声器兼具隔振作用,提出了新型柔性背腔鼓型消声器,基于Fourier-Galerkin方法建立其声学理论模型,将传递损失特性与现有的刚性背腔模型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柔性背腔鼓形消声器的消声机理,并分析了背腔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柔性背腔有效提高了消声器低频消声效果,较相同结构尺寸条件下的刚性背腔消声器,显著拓宽了有效消声带宽。  相似文献   
67.
为建立完整统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质量评估体系,提出可灵活剪裁的柔性框架来动态地评估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该框架基于信息融合理论和时间刻度标记技术,在sink节点聚合网络中所有传感器节点的信息。将信息融合结果近似为真值,利用观测信息与融合结果的数值或语义差异分别评估测量数据和决策信息的准确性。根据信息获取的截止期限和延迟敏感性,分三类描述和建模信息时效性,并通过轻量级的信息获取时间测量法量化。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和增量计算方法,动态地更新评估结果。通过仿真三个目标监测应用场景的信息时效性评估和两个环境监测应用场景的信息准确性评估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与信息质量参考基准吻合,表明该框架能够灵活地评估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已有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Vague集的防空武器系统机动能力评估新方法。分析了影响防空武器系统机动能力评估的指标因素,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值表示及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的专家打分法造成的主观偏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Vague集的防空武器系统机动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评价其优劣的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评估结果准确,对指挥员科学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针对使用中的振动问题,基于ANSYS软件平台建立某大型柔性起竖臂合理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其固有振动特性、刚度和强度等设计数据。分析表明,使用中出现的振动现象是由于外载荷频率接近起竖臂一阶固有频率所致,而起竖臂刚度和强度设计整体合理,但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和强度设计偏于保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e India–Pakistan near war of February–March 2019 highlights India’s ongoing evolution in strategic thought and practice since its emergence in 1998 as an overt nuclear-weapon possessor. These changes, involving an increasing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the intentional escalation of conflict with a nuclear-armed rival willing to be the first to use nuclear weapons, challenge certain academ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behavior of nuclear-weapon states. In particular, they undermine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nuclear-revolution theory—which anticipates nuclear and conventional restraint among nuclear-armed rivals through fear of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and the model of nuclear learning which underpins this theory, in which new nuclear-weapon states gradually absorb this restraint through policy-maker learn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India’s learning pathway since 1998 has deviated from these expectations. India is instead pursuing its own “revolu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creating capabilities for flexible response and escalation dominance. It concludes by illuminating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Indian strategic behavior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s of other nuclear-armed states, and suggests that New Delhi’s emerging de facto nuclear doctrine and posture is part of a broader empirical challenge to our current conceptions of the nuclear revolution and of nuclear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