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二维粒子模拟的多时标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多时标法应用于二维激光等离子体全电磁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中,对共振吸收及相关的物理现象进行了模拟计算,既正确地描述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行为,又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62.
结合非线性优化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易于实现、收敛速度比较快的多层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辨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数学方法必须基于发动机已知模型,使得其参数辨识受到极大的限制。文中基于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辨识,结合变推力发动机热试车动态数据,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63.
针对机床智能加工对加工状况监测的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在线估计表面粗糙的神经网络多传感器融合方法,用该方法可获得表面粗糙度的较好估计。文中论述了该方法的特征提取,维数压缩和归一化等预处理方法,神经网络的构造及训练等内容。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4.
INTELLIGENTDECISIONALGORITHMFORFAULTDETECTIONANDITSAPPLICATIONWuJianjun;ZhangYulin;ChenQizhi(DepartmentofAerospace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65.
针对自适应有源消声最常用的滤波—XLMS算法(FLMS)运算量小、收敛缓慢、宽带消声效果差等不足之处,利用误差通道滤波特性,提出了变换域滤波—XLMS算法。新算法的突出优点是收敛速度较快、宽带消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6.
关于对称三对角矩阵特征值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治算法。新算法以二分法、割线法迭代为基础。不同于Cuppen’s方法和Laguerre迭代法。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比文[1]中的Laguere迭代法快。在相同的精度要求下,当问题规模较大时,使用新算法能减少40%以上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67.
一种用于 C~3I 系统的异类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8〕和〔9〕基础上研究了在不等样本情况下的异类传感器——雷达与ESM——的航迹相关问题。首先,基于模糊综合函数找出两个最可能的雷达与ESM航迹相关对,然后,利用统计理论并采用多门限决策方法进行雷达与ESM航迹相关判决。仿真结果表明,与文献〔8〕的方法相比,在雷达航迹比较多的情况下,本文所提出的在不等样本情况下的雷达与ESM相关算法具有与其很相近的性能,但计算量明显减少;而与文献〔9〕的方法相比,这里采用多门限决策方法又可同时减小两类错误概率。  相似文献   
268.
本文给出用线积分计算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Y)函数的概率密度的一般公式。与通常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计算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69.
用Petri网分析系统的逻辑特性时很重要的是分析它的活跃性、非死锁性及安全性。在此提出两个算法—Petri网深度优先算法和活跃性判定算法,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270.
本文讨论了双基地雷达系统中一种以收站△TOA和方位角测量为基础并辅以发射站传送的间歇高度信息的运动目标三维定位跟踪算法,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定位原理。在电子对抗条件下,发射站数据往往难以连续传送到接收站加以融合,因此有必要对间断传送的数据加以利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典型目标航迹的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的性能做了评估。由于这种融合方法在双基地研究领域尚属初探,因此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