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S证据理论的组合规则是反映两个证据联合作用的法则。为了得到多个证据源的最终目标属性判决,提出了一种推广到多维同步合成计算的D-S组合规则。详细分析了多维同步融合的情况,提出利用多维同步融合的确定性因子来代替D-S组合规则中的不确定性因子进行融合,避免计算大量无实际意义的联合概率乘积项,简化了计算过程,拓展了D-S证据理论的实际应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推广到多维同步融合的D-S组合规则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针对巡航导弹定型试验发数少、验前试验信息源多的特点,提出小子样条件下,通过可信性检验分别得到每个验前信息源的可信度,在导弹落点偏差分布为正态-逆伽马分布的假设下,获得评估的验前分布参数,选择基于可信度的加权方法对多源验前信息进行融合,采用Bayes估计方法得到命中精度。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仿真,说明了该方法较传统的Bayes方法更稳健,很适合巡航导弹命中精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63.
一种用于潜艇多传感器水下信息相关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潜艇多传感器信息相关问题,是潜艇水下信息融合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统计技术,通过设置粗、细判决门限对潜艇多传感器信息进行了互相关检验研究,给出了相关检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序贯航迹相关算法,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和最临近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与传统方法比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5.
引用模糊综合决策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航迹相关算法.文中论述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模型,详细讨论了合成运算模型的选择,重点研究了模糊综合航迹关联准则,并通过仿真将它与两种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密集目标环境下和/或交叉、分岔及机动航迹较多的场合,模糊航迹关联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其正确关联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大约35%.  相似文献   
66.
在对多类传感器收集空中目标状态信息描述的基础上,用Fuzzy目标函数聚类算法建立了对空情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对数据融合过程,参数的初始化问题进行了实际应用的讨论;并对其应用效果和优势作了实际的分析。该方法是C3I系统数据融合技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7.
就潜艇指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综述了数据融合技术在潜艇指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基于模糊综合的红外目标融合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在复杂背景和强干扰条件下目标识别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的目标融合识别算法,并采用双色红外成像系统所获得的红外图像数据进行了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9.
针对高斯混合模型估计非高斯系统时高斯混合项呈指数级增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分布特性准则的聚类-合并方法。通过分析高斯混合项的分布特性,基于扩展积分均方误差代价函数搜索最优置信范围,并对混合项进行高斯聚类,进而获得具有不同分布特性的高斯簇。为防止高斯簇间对高斯子项的重复利用,引入局部最近邻思想对交叉高斯项进行重新分配。采用并行多元素合并方法对高斯簇中的混合项进行合并,在保证无偏性基础上减少下一时刻混合项数量。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70.
基于双星编队SAR的差分干涉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系统特点,分析了利用双星编队SAP,进行差分干涉测量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对双星编队SAR的立体基线进行分解,得到了差分干涉的有效基线分量,建立了双星编队SAR的差分干涉模型,并利用冗余图像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用地形形变量检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