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可靠性是衡量装备软件质量的重要参数,但由于软件可靠性的特点,在实际对装备软件可靠性定量分析往往很难,甚至不可能。从软件质量框架模型出发,结合装备软件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装备软件可靠性的几个参数,提出了一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装备软件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性强。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2.
要地防空群对敌主攻方向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防空作战中对敌主攻方向判断的困难和复杂性,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模糊数学等理论探索要地防空群对敌主攻方向定量判断问题。全面分析了影响敌主攻方向选取的诸多因素,建立了分析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为判断敌主攻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影响敌空袭目标选取的因素中,不确定和灰色的因素多,模糊综合分析方法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把定性的因素定量化,较科学地解决了要地防空群对敌主攻方向判断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防空兵作战指挥精确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193.
研究了GPS卫星信号作为照射信号的双基无源雷达信号模糊函数性能,论述了雷达系统结构和信号模型,分析了GPS信号的模糊函数特性,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GPS信号作为无源雷达照射源具有良好的目标分辨力。  相似文献   
194.
为克服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中照度差异和配准误差的影响,采用边缘结构信息进行变化检测。利用多方向Gabor函数从图像梯度强度图中提取边缘结构信息,称之为边缘标记(Edge Tag,ET),通过比较多时相遥感图像中ET的互相关系数实现变化检测。为减小差异较小的边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相关系数的计算中引入抑制因子。仿真图像和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图像照度差异和配准误差对变化检测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5.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冗余.这些方法是当前主流的经验评价方法(如ATAM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体现了其在工程实践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6.
针对未来联合作战活动中陆军作战部队的战术应用需求,提炼出陆军战术情报系统建设的组织体系模型和情报生产区域模型,同时,以某一陆军战术作战单位为例,提出并深入分析对应情报系统节点的功能参考模型,建立了基于组织体系模型和功能参考模型的陆军战术情报系统模型化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该模型化分析方法涉及的陆军战术情报系统的6个主要功能单元;最后简要分析了该模型化分析方法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7.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能力是其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对舰艇编队防空来讲,进行硬抗击的武器主要是舰空导弹和舰炮两种,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武器,最大地发挥舰艇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成为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的实际情况,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火力分配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8.
Burn‐in procedure is a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at is intended to eliminate early failures of system or product. Burning‐in a component or system means to subject it to a period of use prior to being used in field. Generally, burn‐in is considered expensive and so the length of burn‐in is typically limited. Thus, burn‐in is most often accomplished in an accelerate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burn‐in process. A new failure rate model for an accelerated burn‐in procedure, which incorporates the accelerated ageing process induced by the accelerated environmental stress, is proposed. Under a more general assumption on the shape of failure rate function of products, which includes the traditional bathtub‐shaped failure rate function as a special case, upper bounds for optimal burn‐in time will be derived. A numerical example will also be given for illustration.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6  相似文献   
199.
差分跳频是一种新的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在介绍差分跳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差分跳频的频率跳变过程建模成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了G函数的功能,重点讨论了差分跳频码性能的检验方法,包括不可约性、频隙滞留、均匀性和随机性检验,其中频隙滞留是首次提出应用于差分跳频码性能的检验.这些检验方法对于差分跳频G函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0.
模糊逻辑系统在船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合理进行船舶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船舶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模糊逻辑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船舶风险评估的模糊逻辑模型;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并结合经验建立了风险指标的模糊集合、风险矩阵及模糊规则,然后进行了模糊推理,得到了系统的风险等级,并制定了预防风险的措施.以某艇消防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证明了其能够合理地评估出系统的风险,可为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