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针对航母编队对岸电子进攻作战提出了一种航母编队阵位确定的方法。基于航母编队在对岸电子进攻中的任务,提出了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基本要求,建立了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影响。这些模型可用于航母编队在对岸电子进攻中确定航母的阵位,满足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2.
针对红外观测站部署问题,在研究观测站位置对定位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观测站部署算法。首先对ECEF坐标系下的CRLB矩阵进行推导;然后将观测站优化部署问题抽象为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将红外传感器联合定位的CRLB作为目标函数;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避免了传统的非线性规划算法需要求解目标函数梯度的难题。结果表明,本文的部署算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程意义;可以为实际红外观测站的静态部署和动态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撬装式LNG加气站简便、灵活,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工作环境特殊性等特点。目前关于撬装式LNG加气站没有明确的国家规范,因此探讨其消防安全设计至关重要。介绍了撬装式LNG加气站的优势,应用系统的思想方法,从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建(构)筑物设计、工艺安全设计、设置控制报警系统、电气安全设计、给排水系统设计、灭火器配置等方面探讨了撬装式LNG加气站的消防安全设计,为该种加气站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4.
为科学评价地空导弹火力配系方案,针对不同的地空导弹火力组成体系,采用费效分析方法,结合地空导弹操作使用,首先给出了地空导弹火力配系费效分析步骤,然后分别对火力配系的费用和效能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火力配系费效准则和综合费效比模型,最后通过区域反导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根据反导预警雷达的预警任务和配置要求,建立带有可调参数的反导预警雷达优化配置模型.首先,给出雷达对弹道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并建立X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其次,考虑实战中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不同需求,在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中引入了可调参数,使输出的方案能同时满足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作战需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且发现预警时间最大化与重叠探测区最大化不能同时实现,反导作战指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可调参数,输出满足实战需求的雷达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6.
针对时差定位无源雷达操作演练和性能检测时的空情想定设计问题,设计开发空情想定设计系统.基于距离方位标尺部署无源雷达各站,采用样条插值方法和航向平滑算法绘制目标航迹,能够实现在一定战术背景条件下,覆盖多种布站方式,针对多种类型和多批次目标的时差定位无源雷达防空预警作战的空情想定设计.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47.
基于HHT方法和集集地震实际地震记录,利用可表征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特性的瞬时频率时程和瞬时幅值时程,对集集地震多维地震动的频域非平稳分布特性、场地条件及震中距对非平稳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瞬时频率方法在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特性的定量描述上较穿零率方法更为精确,可较好地反映多维地震动的频域非平稳特性.  相似文献   
48.
文章在分析JTIDS数据链系统消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地面组网的路由协议(JMR),在不改动现有消息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实现JTIDS端机间的无中心自组织组网,并对时延、吞吐量、交付率、路由开销等方面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9.
军用无人机在实战中的成功应用和陆军较高的作战伤亡比重使得陆军发展地面无人装备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当前军用地面无人装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仍未形成完善的作战体系。本文针对如何促进军用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加快战斗力生成,提出借鉴军用无人机成熟的发展经验来指导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的思路,首先论述了无人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主要样式的原因,然后简要归纳了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经验,最后论述了如何根据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经验来指导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希冀这些建议能够为军队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0.
An intersecting cavern is a common structural form used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nd its safety and stability performance directly control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project.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crossing type (+-shaped, T-shaped, L-shaped) caverns subjected to ground shock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velocity plus force mode boundary setting method was proposed in the coupled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a deep underground cav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rossing caverns, the+-shaped caver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dynamic action, followed by T-shaped, and then L-shaped caverns. The vault settlement, straight wall deformation, vault peak particle velocity, effective plastic strai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strain at the bottom of the lining of the straight wa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avern span. The vault settlement, straight wall deformation, effective plastic strai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strain at the bottom of lining to the straight wa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the peak particle velocity at the vault increases. The variation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 of cavern span.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underground cavern intersection is two cavern diameters from the intersection centre. The bottom of the straight wall at the intersection is the weak part. It is suggested to thicken the support locally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v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