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76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基于作战任务与作战仿真,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射击效能和有效防卫范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适用于任意部署条件的防卫角通用计算模型。该方法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规划论证、作战使用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防卫角的通用计算模型,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野战条件下的阵地部署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2.
地空导弹武器假目标伪装效果评价中定性指标具有不确定性,云模型理论是定性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的数学工具,因此在构建地空导弹假目标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假目标伪装效果评价方法,以解决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实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表明应用云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直观性和科学性,该方法对伪装评价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3.
Russia has sharply objected to US plans fo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The Russian official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real purpose of the US missile defense plan is to make it impossible for Russia to retaliate against a US nuclear (or massive conventional) attack, thus making Russia subject to military blackmail by the US. The Russian response has been the result of a sum total of various factors, mostly political and cultural, while the technical capabilitie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have played a secondary role.  相似文献   
564.
主要以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升海军舰艇编队防空导弹作战能力为背景,重点描述协同指挥和协同制导作战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作战模式、主要实现的功能,给出不同指挥层次下各指挥节点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进而从信息场和功能界面等方面说明协同指挥和协同制导2个功能层次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5.
介绍了一种空舰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的试验方法、误差分析理论和方法.用导弹火控系统的数据测量设备获取火控系统输出射击诸元参数实际值,再测量载机和靶船的位置和运动参数,经真值解算模型解算出射击诸元参数标准值.将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与分析,即可得知空舰导弹火控系统的动态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导弹火控系统精度飞行试验中.  相似文献   
566.
针对近程车载防空系统拦截空地导弹的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视线指令制导律.首先建立了地面站、拦截弹和空地导弹三者之间相对运动模型,然后以控制拦截弹位于地面站和空地导弹连线上为目标,根据三者在空间的几何关系设计了一种视线指令制导律,并对拦截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有效保证地面站的安全,与比例导引律相比,提高了制导精度,缩短了拦截时间.  相似文献   
567.
如何对编队预定目标进行自动选择,是超视反舰导弹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ICP(Iterated Closest Point)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利用了编队形状信息,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预定目标选择概率.但ICP算法易受干扰点的影响,且因受初始点选取的影响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值.为了提高预定目标选择概率,提出了基于改进ICP算法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改进ICP算法相对标准ICP算法增加了以下两点改进策略:利用加权距离函数削弱干扰点影响;利用随机扰动控制收敛过程跳出局部收敛域.仿真计算表明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干扰情况下预定目标选择概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68.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对目标的可射击系数、火力重叠修正系数和转火矛盾修正系数的基础上,结合防空作战的实际,通过对运用地空导弹射击、运用高炮射击、运用地空导弹和高炮混合射击三种情况的分析,介绍了解决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优化问题的一般步骤。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有效解决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9.
分布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是以多微机结构处理导弹发射控制过程的一种控制系统,是当代导弹武器发射控制系统所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对某类常规战术导弹实施分布式发射控制模型设计的分析,探讨了分布式微机结构在军事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0.
In discussing China's January 2007 hit-to-kill intercept of the Chinese weather satellite FengYun-1C, most American analysts sought the “message” for the United States—either by asserting that China's test was a deliberate step toward a comprehensive counterspace capability to offset U.S. conventional military superiority or an attempt to force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negotiating table on “the prevention of an arms race in outer space.” Chinese officials, after a long silence, eventually claimed the test was an “experiment” that was “not targeted at any country.” We traveled to China several times in 2007 and had a series of conversations with Chinese individuals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is particular antisatellite program and with access to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prior to and after the final test. These discussions were off the record, not for attribution, give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ubject. They reflected the views of some of the key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the test from the State,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aerospace experts involved in debris calculations. The information conveyed to us suggests that American commentators tend to place much greater import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driver in China's decision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and conduct the test than do the Chi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