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力谐波及其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用户的增多,使电网中谐波含量不断增加,对电能准确计量带来较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叙述了谐波的主要来源,从计量仪表的频率特性曲线角度,分析了谐波条件下感应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变化情况,指出现有计量方式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计量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全数字发信机(All-Digital Transmitters, ADTx)的输出谐波要求,提高系统宽频带工作性能,提出并实现适用于全数字发信机的多电平射频脉宽调制(Radio Frequenc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RF-PWM)策略。该方法通过控制各子脉冲的脉冲宽度,在基波分量加权之和正比于输入信号包络的前提下,实现对RF-PWM脉冲序列特定谐波分量的有效抑制。以3次谐波消除为例,对该5电平RF-PWM策略实现方案进行推导,同时分析验证了该方案下脉冲基波分量与信号幅度之间的最佳增益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以及主动谐波抑制RF-PWM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治理日趋严重的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污染,需要深入了解医院谐波分布。利用FLUKE 43B对某医院进行现场谐波测试,基于所得数据重点分析了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污染和谐波源分布情况,根据医院谐波污染特点总结了治理方法。结果表明:医院供配电系统存在严重的谐波污染。被测量医院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测试所得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为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研究、谐波治理和滤波设备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相电路的一种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相电路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方法。它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特性 ,对畸变电流中的基波有功和无功电流分量的振幅分别进行计算 ,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把它们分离出来 ,最后得到基波有功和无功电流分量。该方法电路结构简单、动态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 ;既可得到单独检测出畸变电流中的任何电流分量 ,又能得出谐波和无功电流之和。仿真和实验研究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预测计算凸极式同步发电机空载电压波形的方法,据此可以在电机设计阶段,根据电机转子磁极形状尺寸及定子绕组结构,预测计算电压谐波幅值和波形正弦性畸变率,从而优化电机结构设计,抑制电压谐波,改善电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16.
运用Etki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将谐波平衡法应用于复杂外形动导数辨识。计算结果表明:谐波平衡法和时域方法的动导数辨识结果一致,与实验值吻合,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谐波平衡法的可靠性。采用谐波平衡法对类X-51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WR-A进行动导数辨识,并与时域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考察了该方法在复杂外形下数值模拟非定常流动和动导数辨识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对于WR-A这种复杂外形飞行器,谐波平衡法也能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接收机极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基于阵列接收机的空时(频)抗干扰技术被证明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干扰手段。在工程实现时,阵列通道存在通道失配,本文以统计性能的评估方法评估了通道失配对阵列抗干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道间群时延偏差和幅度失配是导致阵列抗干扰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前者可通过增加空时滤波器阶数来消除影响,而后者对空时滤波器阶数不敏感,需要进行必要的校正。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单通道条件下异步非平稳干扰抑制问题,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稀疏分量分析干扰抑制方法,旨在从接收到的混叠信号中恢复期望信号。该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输出端数据间的复杂映射关系的强大建模能力,实现了目标信号稀疏域的自适应选择、稀疏域中目标信号稀疏表示的自适应学习以及目标信号的自动恢复。与以往干扰抑制算法不同,所提方法在时域上完成了“端到端”的信号波形恢复,且对混叠观测无先验要求,相比现有方法更具普适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干扰抑制方法在不同环境噪声和干扰信号强度及泛化测试条件下的有效性,对干扰的抑制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导航接收机中的快扫频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置零的低复杂度干扰抑制方法,与传统基于时频分析的干扰抑制方法不同,该方法通过低通滤波将时域上连续的快扫频干扰转变为脉冲干扰,并通过脉冲检测与置零对干扰进行抑制。当快扫频干扰处于低通滤波器带内时,被当作脉冲干扰置零;当快扫频干扰处于低通滤波器带外时,被当成带外干扰滤除。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方法的运算复杂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能得到与传统方法相近的干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The funding of international nuclear risk mitigation is ad hoc, voluntary, and unpredictable, offering no transparent explanation of who is financ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task or why. Among many non-nuclear-armed states, this exacerbates a sense of injustice surrounding what they see as a discriminatory nuclear regime. The resulting erosion of the regime's legitimacy undermines support for efforts to prevent nuclear weapons dissemination and terrorism.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ransparent, equitable “nuclear-user-pays” system as a logical means of reversing this trend. This system envisions states contributing financially to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mitigate nuclear risks at a level relative to the degree of nuclear risks created by each state. “National nuclear risk factors” would be calculated by tabulat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each state's civilian and military nuclear activities, as well as advanced dual-use and nuclear-capable missile activities, multiplying the severity of each risk by the probability of it occurring, and combining these results. A nuclear-user-pays model would create 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national and corporate nuclear risk mitigation, boost legitimacy and support for nuclear control efforts among non-nuclear-armed states, assist in preventing nuclear weapons dissemination and terrorism, and advance nuclear disarmament by helping progressively devalue nuclear weap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