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A firm making quantity 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 loses profit if its private information is leaked to competitors. Outsourcing increases this risk as a third party supplier may leak information for its own benefit. The firm may choose to conceal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petitors by entering in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with the supplier. This, however, diminishes the firm's ability to dampen competition by signaling a higher quantity commitment. We examine this trade‐off in a stylized supply chain in which two firms, endowed with private demand information, order sequentially from a common supplier, and engage in differentiated quantity competition. In our model, the supplier can set different wholesale prices for firms, and the second‐mover firm could be better informed. Contrary to what is expected, information concealment is not always beneficial to the first mover. We characteriz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first mover firm will not prefer concealing information. We show that this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informativeness of the second mover and is moderated by competition intensity. We examine the supplier's incen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tion concealment, and develop a contract that enables it for wider set of parameter values. We extend our analysis to examine firms' incentive to improve information.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62:1–15, 2015  相似文献   
952.
整个反导射击过程可以简单看作一个基于预测的遭遇点起始的,不断重复、修正的过程。分析遭遇点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前提,并给出遭遇点预测的3个基本准则;在多准则下建立了单遭遇点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公式中未知量的转化方法;分射击-观察-射击和射击-射击两种情况建立了多准则下多遭遇点预测和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拦截弹最晚发射时间的计算方法;就观察时机对遭遇点预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部分研究属于探索性的研究,相关结论对指控模型开发和实施连续反导,从方法和作战理念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砂轮外形、加工轨迹、运动轴组合方式、工件摆放方式等的差异都会引起曲面磨削加工模型的变化,加工几何模型是实施曲面磨削首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盘形圆弧砂轮的几何模型,通过磨削点法向量匹配,建立工件点和砂轮点的一一映射关系,经过坐标变换可以得到相应的刀具运动轨迹,用于磨削加工。形成统一的盘形砂轮曲面磨削几何模型,并给出刀具运动轨迹的计算流程。该磨削模型适用范围广,有效解决了多种曲面磨削过程的刀具轨迹生成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曲面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954.
通过对靶场导弹飞行试验发射阵地指挥显示系统的介绍,阐明了试验指挥系统设计的思路、显示内容、建立原则和实现方法,其中重点对系统相关设计和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55.
项目型供应链管理模式能有效实现装备研制过程中行为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主体间风险传递行为的发生。为提供风险控制有效对策,通过考虑节点位置重要度和属性重要度,构建了项目型供应链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通过衡量行为主体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努力程度,给出了行为主体抗风险努力程度的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重要度和抗风险努力程度的项目型供应链利益分配策略,该策略能有效促使行为主体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项目型供应链合作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956.
反坦克导弹同时射击时测角视场交叉可能引起导弹失控,针对此问题,利用信息系统的位置地理信息,参照装备的基本性能参数,构建了配置阵地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同时射击的可行性判据,为阵地射击指挥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57.
在信息化战争的大背景下,战术行动中团队协同作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而如何建立自主协同关系是团队协同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分析已有团队协同理论和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战术行动自主协同关系模型建立方法。该模型首先根据当前战场态势和上级任务发布自主协同任务集合,各作战单元根据战场态势和自主决策自愿参与自主协同任务,其次利用作战单元与自主协同任务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对关键角色的判断。如果关键协同成员参与自主协同任务则自主协同关系建立成功,反之,建立失败。  相似文献   
958.
基于RANS方程,采用VOF方法,选用SST湍流模式,对两艘不同排水量Wigley船同向航行时的水压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开展了双船水压场的实验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双船在浅水中航行时,由于两船及其引起的兴波相互作用,双船水压场负压峰值和负压延时等特征与两船相对位置密切相关,与单船水压场特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59.
利用不同羽流模型对封闭空间火灾进行建模,在结合实验测出的热释放速率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羽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火灾初期,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速度相近,其中McCaffrey羽流模型与实际烟气填充过程最为接近;火灾后期,Zukoski羽流模型最接近实际烟气填充过程;火灾过程中,Thomas羽流模型和Zukoski模型计算结果非常接近,Thomas羽流模型更适用于一般的工程计算;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层温度和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实际工程中均不建议用来预测烟气温度。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协同制导交接班的类型进行分析,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对AAM(Anti-aircraft Missile)协同制导交接班的坐标转换模型、误差模型及雷达截获概率模型。通过模拟产生随机误差,利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计算,得出不同误差源对协同制导交接班概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误差分析结论可作为协同制导交接班精度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