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从设备主要功能、设备硬件设计、检测软件及故障诊断软件设计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检测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功能特点,信号采集、处理与控制等。设计过程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针对某型火控系统的特点,结合实际研制过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2.
超音速环形引射器空气引射启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超音速环形引射系统,对环形引射器空气引射启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道马赫数越大,则系统启动压强越高,同时盲腔真空度越高;混合室收缩比越小,系统启动压强越低;若管道马赫数较大,而第二喉部长径比和亚音速扩压段面积比过小,引射器启动过程可能不稳定,甚至无法启动;混合室收缩比、环型引射器扩压管道参数对盲腔压强无影响.  相似文献   
403.
Whereas much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 complex systems has focused on emergent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gents that make up the system, this article studies one vital role of central organization. In particular, four factors are conjectured to be key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amount of central control. To validate this hypothesis, these factors are represented as controllable parameters in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 values, the optimal amount of central control is found, either analytically or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model is shown to provide results that match well with the level of control found across a broad spectrum of specific complex systems. This model also provides general guidelines as to how combinations of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desirable level of control and specific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and evaluating leade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se factors, though not exhaustive,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when attempting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control that is best for a system.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相似文献   
404.
非线性放大器对伪码测距误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精度伪码测距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HPA)是信号发射链路的重要组成部分,HPA会对发射信号引入非线性失真,进而恶化系统的伪码测距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HPA的非线性特性对高精度伪码测距误差的影响,给出非线性放大条件下,伪码跟踪误差与放大器类型、放大器输出回退(OBO)、扩频码形参数等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对工程上HPA的选择、功率余量的保留、基带扩频码形的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5.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实际吞吐率达到最大值时网络拓扑结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最后用模拟实验证明了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06.
小子样条件下航天轴承性能可靠性建模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油润滑轴承可靠性具有小子样、无失效数据特点,即使采用性能可靠性方法进行建模与分析,仍存在性能数据不足问题。提出小子样条件下航天轴承性能可靠性分析的多层贝叶斯模型及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失效分析,建立轴承性能退化过程模型。利用自助法、试验数据、物理模型和专家经验等确定Bayes验前分布,并采用MCMC方法解决Bayes计算问题。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解决小子样条件下长寿命产品可靠性建模与评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7.
为解决 Linux 内核传统路径检索日益凸显的开销问题,提出Staged Lookup以加速路径检索,通过动态缓存热目录来减少文件访问的时延。Staged Lookup的核心在于缓存频繁使用的目录项,从而避免从根节点重复遍历路径。不同于从根结点开始的检索操作, Staged Lookup扩展了搜索策略,允许从最近缓存的目录项向后或向前进行路径检索。在Linux内核版本3.14和5.4上部署Staged Lookup的原型,并开展实际系统测试。实验数据显示,相比于传统的路径检索方式,Staged Lookup能实现高达46.9%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408.
针对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协同捕获控制问题,基于虚拟编队方法设计了协同捕获控制策略,采用三脉冲燃耗最优轨迹规划算法对构形捕获轨迹进行协同规划;并且结合自适应全程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卫星各自转移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以10万km轨道高度的三星星座构形捕获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应用于地心甚高轨道星座构形捕获控制,能够在燃耗较少的情况下使星座中卫星同时到达各自的标称位置,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09.
从战术数据链的功能模型出发,考虑影响战术数据链正常功能发挥的各方面因素,基于灰色层次理论,构建了战术数据链综合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术数据链综合性能的灰色层次模型。应用实例的过程及结果表明,评估方法简易可行,评估结论相对真实合理,对战术数据链性能评价及新功能的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10.
Counterinsurgency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s of small fire-fights interspersed with a few larger battles. Heavy firepower contributes to the outcome of the larger battles but the smaller contacts are often fought by infantry without heavy weapons support. Infantry combat performance in these fire-fights is therefore a key concern. It has been fashionable to discuss soldier comba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firers’, ‘non-firers’, and ‘posturers’, but we argue that other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We provide a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selection of combat factors, using combat data collected by the 1st Australian Task Force (1ATF) during the Vietnam War. An accepted measure of soldier lethality is the ‘shots per casualty’ ratio. Using this measure we are now able to describe the combat performance of the Australian infantry section in Vietnam in much greater detail than has hitherto been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