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Many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the role colonialism has played in causing interstate border disputes in Africa. Besides the colonial issue, this paper seeks to investigate what other factors fuel interstate border disputes in Africa and determine how effectively the disputes can be resolved. In recent decades, Africa has been tormented by and is still experiencing numerous interstate border disputes which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puting states. Some of the disputes are resolved, but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and instability still occur in these regions. By analysing the content of som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with the use of interviews,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most disputing African states rely heavily on foreign intervention (especially by their erstwhile colonial masters)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ir disputes. It is argued that African leaders need to be more committed and exhibit better leadership in resolving their border disputes, and that they should always seek the expertise of African forums such as the African Union (AU) before calling for foreign interven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frican leaders and the AU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African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and they are also the ones mostly greatly affected by these disputes. Thus, there needs to be more of a focus on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s of disputes in order to avoid them resurfacing, rather than seeking to merely halt them.  相似文献   
52.
针对原有的声矢量阵三阶PARAFAC(平行因子)模型维数高、参数求解过程运算量大的缺点,建立了一种降维的PARAFAC模型。将声矢量阵看作空间共点的声压传感器子阵和振速传感器子阵,计算各子阵输出数据的自协方差,并构造了三阶张量,最后证明该张量满足三阶PARAFAC模型并利用交替迭代算法估计声源参数。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多目标方位估计且估计精度优于超分辨率的ESPRIT算法。  相似文献   
53.
一种基于部分搜索的GNSS模糊度解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LAMBDA算法搜索策略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搜索的模糊度解算新方法。该方法的解算成功率接近LAMBDA算法,且只需对最后3维模糊度元素采取搜索策略。同时,通过合理设定搜索椭球的大小和搜索策略;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通过实验对该新算法与Bootraping算法、LAMBDA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高渗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兼具高渗透性和高强度的新材料,用在离壁式地下工程中既能确保通畅地排除围岩周边地下水,又能提高地下工程结构自身的强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层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材料单轴抗压强度与抗劈裂强度的4个因素的排序,结果显示:对抗压强度与抗劈裂强度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是灰集比与水灰比,聚灰比对抗劈裂强度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从材料一点的三向应力状态出发,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计算得到岩土工程中广泛运用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强度参数,经回归分析发现材料的黏聚力与抗压强度之间符合线性增长关系,该结果可以直接为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的数据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对某小型电动无人机(以下简称SEPUAV)在其左翼破损40%面积矩下的操稳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在此损伤下典型大侧滑角定常工作点附近进行特殊的小扰动线性化,然后进行特征根和飞行运动模态的分析;其次对此特殊构型SEPUAV进行操稳特性、时频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翼破损40%面积矩SEPUAV出现特有运动模态并影响全部纵侧向运动状态的响应;部分传递函数出现较多非最小相位零点从而导致初始响应发生反向;部分通道的Bode图中出现多个波峰波谷并有相角提前等现象。分析结果对后续容损飞行控制器的设计起到铺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非合作通信背景下,针对传统干扰近似法(IAM)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偏移正交振幅调制(OQAM)系统信道估计需要导频符号值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QAM符号特征的IAM(OCBIAM)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IAM导频结构和OQAM实符号的有限集特征,将信道衰落系数幅度和相位分开估计,在仅获得导频位置而未知导频符号值的条件下实现了OFDM/OQAM系统半盲信道估计。并且证明了OCB-IAM算法由于利用接收符号的二阶统计量将高斯白噪声变为非随机的单音干扰,从而在中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优于IAM算法的估计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OCB-IAM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7.
针对单通道射电天文抗干扰方法在观测数据干噪比较低情况下的干扰消除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通过引入辅助天线观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模型估计的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辅助天线所接收到的具有较高干噪比的观测数据建立干扰信号参数的估计模型,同时通过构建主辅通道参数差异性模型对估计模型进行修正,实现对干扰信号参数的精确估计,达到消除干扰信号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单通道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在解决低干噪比条件下的射电天文抗干扰问题方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8.
采用MAGIC 2.5-D模拟软件,建立了基于冷阴极发射实心束的高阻抗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带屏蔽环的二极管,5个简单药盒型谐振腔和1个锥形收集极构成。为了给具有高效率的高阻抗相对论速调管提供实心束,同时实现设备的简单化和紧凑化,采用冷阴极取代传统的热电子枪,不仅易操作而且大大降低能耗和经费。通过在传统二极管阴极侧面引入屏蔽环,利用屏蔽极大地提高电子束阻抗,同时其位置和形状能明显降低非发射区的场强,并且有效改善阴极端面发射的均匀性。在束波互作用区,通过依次调节末前腔和输出腔的位置并结合导引磁场的大小对输出的微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二极管发射电压525 kV、电流328 A的实心束及外加磁场0.35 T的条件下, 当注入功率为1 kW时, 在11.424GHz的中心频率处获得了功率81 MW,效率47 %,增益49 dB的微波。  相似文献   
59.
北斗系统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播发三个频率观测值,有助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传统的几何无关模型三频载波相位模糊度固定算法通常采用遍历整数搜索的方法确定载波相位-伪距组合系数,组合后的噪声因子较大,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不高。在分析了北斗系统伪距测量误差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加权组合噪声因子的定义及其约束下的最优组合系数的求解方法。采用Hatch滤波提高电离层延时误差实时估计精度,成功固定三组线性无关组合系数对应整周模糊度,进而确定基础整周模糊度。利用北斗系统短基线、长基线实测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优化超宽巷、宽巷组合噪声因子20%以上,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提高10%~18%左右,30s历元平滑后的基础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0.
在雷达成像中,基于CS的方法因其压缩采样的特性而在高分辨雷达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是一种基于参数化的成像方法,对观测位置误差特别敏感。在实际中,一般无法知道精确的观测位置。观测位置的误差会造成成像结果位置的偏离、散焦以及无法聚焦。针对基于压缩感知的成像算法存在的观测位置依赖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幅-线性调频(AM-LFM)分解和逆Radon变换(IRT)的微动目标成像算法。该方法根据分解后信号调频率分离目标微动信号与主体信号,再进行IRT成像。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