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分析了外槽轮机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精度对槽轮分度精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主动件长度和滚子与轮槽之间的间隙对分度精度影响最大。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导出了精度设计公式并给出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82.
Determination of the gunfire probability of kill against a target requires two parameter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ikelihood of hitting the target (susceptibility) and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kill given a hit (vulnerability). Two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latter probability are (1) treating each hit upon the target independently, and (2) setting an exact number of hits to obtain a target kill. Each of these methods contains an implicit assumption about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hits‐to‐kill. Method (1) assumes that the most likely kill scenario occurs with exactly one hit, whereas (2) implies that achieving a precise number of hits always results in a kill. These methods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dicted gun effectiveness, even if the mean number of hits‐to‐kill for each distribution is the same. We therefore introduce a new modeling approach with a more general distribution for the number of hits‐to‐kill. The approach is configurable to various classes of damage mechanism and is able to match both methods (1) and (2) with a suitable choice of parameter. We use this new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amage accumulation models on the predicted effectiveness of weapon‐target engagements.  相似文献   
283.
水雷主动声引信低截获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声纳方程和信号检测两方面分析了主动声引信实现低截获的可行性和技术途径.数据仿真表明,接收机检测阈在6 dB以下,有数量级为104以上的信号长度,发射波形为随机形式时,水雷主动引信实现低截获特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4.
现代战场威胁炮兵的火力与弹药种类更加丰富,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阵地配置队形与火炮间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毁伤概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自行炮兵连为研究对象,依据射击效率评定理论.结合几种典型的配置队形和红蓝双方的主要装备,对不同攻击方式下的被毁伤概率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在阵地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半圆形配置;普通榴弹射击时火炮配置间隔以200 m为宜,子母弹射击时如果要避免一半以上的火炮被毁伤,配置间隔也应至少达到200 m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5.
解析法是计算主动寻的雷达目标捕捉概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分析主动寻的雷达搜捕目标全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寻的雷达目标捕捉概率解析算法存在的问题.而后,利用定积分的概念,推导出一种主动寻的雷达目标捕捉概率的新算法,新算法不仅弥补了原算法的不足,而且可用来分别计算寻的雷达第一方位搜索周期和后续方位搜索周期的目标捕捉概率.  相似文献   
286.
BN(贝叶斯网)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研究中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推理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到复杂系统的建模等领域。贝叶斯网络高效的推理算法非常适合解决不确定性军事决策问题,分析了潜艇攻击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构建贝叶斯网络进行攻击决策的步骤,通过具体实例,对用贝叶斯网络推理解决潜艇攻击决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87.
空空导弹对目标的毁伤计算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空导弹破片式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毁伤特点,对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毁伤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空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空空导弹对空中目标毁伤过程的仿真流程,研究了基于OpenGL的空空导弹对目标毁伤过程的可视化仿真实现,为正确评估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依据和手段.最后,给出了基于OpenGL的空空导弹毁伤空中目标过程的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288.
炮兵实施机动是提高其生存能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从集结地域至待机阵地机动阶段由于距离对方近、暴露时间长,是对方毁伤火力种类最为丰富和威胁最大的阶段.以行进中的自行与牵引炮兵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阶段火箭子母弹攻击时的毁伤概率,计算了相应条件下的毁伤概率值,描述了毁伤概率与航路角、行进速度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9.
针对神经网络中两种常用的网络类型BP和Elman,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过程的特点——各自网络都有自身缺陷,提出基于BP-Elman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BP-Elman网络得出其各自的初步诊断结果,经过必要的转换将其转换成证据理论的概率赋值,作为证据组合的依据;证据理论组合规则将初步诊断结果融合得出决策级诊断结果.通过对某装备位置调节器板的故障诊断过程表明,该模型经过尽可能融合有效故障信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诊断精度和诊断正确率,而且有效降低了系统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90.
针对结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Kriging与改进一次二阶矩方法相融合的分析方法。传统的改进一次二阶矩需要计算结构功能函数的梯度信息,在处理包含有限元模型的隐式极限状态问题时会比较困难。该方法将Kriging代理模型与改进一次二阶矩迭代有效而充分地结合,借助Kriging方法提供功能函数的梯度信息,以解决隐式极限状态函数的求导难题,提高分析效率。通过数值与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