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常规导弹爆炸高度误差对毁伤效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的常规弹道导弹为例 ,计算了用过载进行爆高控制的控制误差 ,建立了爆炸高度与毁伤效应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爆高。计算并分析了爆高误差对毁伤效应的影响 ,为爆高控制系统设计和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2.
通过结合目标红外特征,研究了空-空弹在复杂背景条件下的目标红外成像末制导的技术原理和实施途径。对复杂地背景的辐射特征和主要空中攻击目标军用喷气战机的目标红外辐射源类型作了分析,研究了红外目标特征的提取方法和算法。  相似文献   
193.
飞航导弹故障飞行落点概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航导弹故障飞行落点概率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分析导弹的各个分系统的故障机理重新提出五种故障模式,依据逐系统串联的原理建立了故障模式的概率分配计算模型;在对发射、飞行和故障后坠落等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各故障模式的仿真模型;最后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某型导弹故障飞行落点的概率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94.
为探讨反舰导弹非平面机动对舰炮武器系统反导能力的影响,仿真计算了反导舰炮对末端作摆式机动和螺旋机动目标的命中概率,分别给出了不同机动周期、不同机动幅度、不同舰炮射速时的命中概率图线。结果表明,非平面机动无需大幅度机动就能很好抑制反导舰炮的反导能力;且螺旋机动突防效果更好;而舰炮射速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5.
以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无控段、转弯段和制导段弹道数学模型。通过对弹道进行仿真,获取给定脱靶量的命中点集合,并拟合得到杀伤区。该模型基本满足针对不同高度、速度入侵目标相应杀伤区的解算,所得数据可作为舰艇防空作战指挥决策、编队防空队形配置和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防空火力协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6.
针对同心筒自力发射结构优化与热环境改善的问题,基于雷诺平均方程及轴对称N-S方程,依托弹性变形和网格再生成方法结合的动网格技术,对3种不同结构形式同心筒发射装置的二维轴对称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结构条件下动态的流场机理及导弹热环境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导流器方案能实现燃气流迅速顺利排导;筒底收缩段设计能有效遮挡反溅燃气流;筒口导流板结构较好抑制了内筒的"倒吸效应",确保导弹和内筒的热安全;揭示了优化同心筒的流场结构与降温机理,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The 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 system is intended to protect the US homeland against limited attacks from intermediate- and long-range ballistic missiles. It has succeeded in intercepting target missiles and can engage a threat launched from North Korea or the Middle East, targeting any point in the USA. Nevertheless, high-profile struggles and program changes related to homelan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BMD) continue to make headlines. The most significant struggle has been a string of three straight intercept test failures over five years, followed by the recent successful intercept test in June 2014.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current threats of concern. It then examines homeland BMD policy objectives, followed by the current major technical issues in supporting these objectives and, then, the likelihood of negating a warhead. Finally, it highlights major considerations that should be part of the trajectory the US government takes moving forward.  相似文献   
198.
对战术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的设计阶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设计流程及所用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导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仿真分析平台的思路,该平台可用于常规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包括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制导律设计、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半实物仿真分析以及系统性能评估等,具有可扩展性,为战术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研究提供模块化手段,加速战术导弹的研制进度。  相似文献   
199.
South Korea is threatened by its troubled relationship with North Korea. North Korea possesses a large cache of missiles as well a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and the future potential to mount nuclear weapons on its missiles.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challenged because of its defense commitments to Seoul. As a countermeasu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decided to deploy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 missile defenses in South Korea. However, China has objected. Chinese scholars believe the THAAD radar would be able to track Chinese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thereby weakening their deterrent. A technical analysis does not support this assertion. However, it is vital for South Korea, given its proximity 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to reassure China. South Korea should highlight that THAAD will be deploy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orces Korea and is not a commitment by Seoul to become part of U.S.-led missile defenses in the Asia-Pacific.  相似文献   
200.
外军反舰导弹装备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华  严必虎 《国防科技》2014,35(6):46-50
反舰导弹作为海上舰船"杀手",其发展一直倍受各国海军关注。文章对反舰导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目前外军已经装备和正在研发的典型反舰导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提出未来新型反舰导弹将趋于超远程化、超高速化、超隐身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