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超声导波技术快速扫查的特点对预制缺陷的焊缝进行检测试验,运用导波的直线和旋转角度扫描方式分别对12mm厚V型与16mm厚X型坡口对接焊缝中4种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探测。所采用的多功能超声检测设备的声定位装置对斜探头和缺陷位置定位。试验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激励导波,能检出不同缺陷的位置和大小,检测结果直观,对实际焊缝缺陷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针对驱护舰编队作战中使用舰载无人机进行双机无源侦察定位时,搜索力如何进行优化配置的问题,基于舰载无人机双机无源定位有效区分析模型,在对舰载无人机双机无源侦察定位策略选择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载无人机双机定基线无源侦察定位策略和双机变基线无源侦察定位策略,并给出了三种实用的机动侦察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固定单站无源定位中的DPFRC算法无法对目标辐射源速度进行直接解算的问题,将多普勒频率引入观测量之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固定单站无源定位模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对定位结果进行平滑处理。将改进模型与原有模型及另外一种可对速度进行直接解算的DDFRC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对不同距离、不同采样间隔和不同观测精度下3种模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另外两种定位模型,改进模型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环境和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abor小波特征重组的支持向量机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5个尺度和8个方向的Gabor小波变换结果,再把不同人脸中的同一尺度和方向的变换结果进行特征重组,得到40个新特征矩阵,分别利用PCA方法降维去噪,最后构造40个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采用选票决策机制决定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拓宽了主元分析法中累积方差贡献率可选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参数选择难的问题,同时取得了理想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人体骨骼结构分析,结合坦克驾驶员驾驶特点,建立坦克驾驶员的二维运动学模型;根据该二维模型的几何特性,建立人体各关节链的闭环矢量方程,并运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以求解计算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身高尺寸的驾驶员对某型主战坦克驾驶舱的静态人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6.
文中讨论了T/R—R型双基地系统中无俯仰信息收站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能力;通过若干观测点上测量数据的组合,较好地实现厂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从而可以将目标的高度信息从变化的距离和之差的测最值中提取出来。文中以仿真手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战时与平时道路问题比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敌情对道路的制约作用。战时道路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是:首先穷举可能方案,然后计算每个方案各步骤的目标值,再将各步骤目标值综合成方案的目标值,最后进行方案的排劣、优选,得到适当数量的(3~5个)方案供决策者使用。决策目标有:完成运输的时间、货物损失率和不能完成运输任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介绍了双基地系统收站自主的定位原理及跟踪算法WMEKF (WeightedModifi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提出了一种对机动目标的自适应跟踪算法AWMEKF(Adaptive WMEKF),并对典型的机动目标航迹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圆柱形隔离段-燃烧室构型的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开展了总温为860 K、马赫数为2的来流条件下的直连式试验,探讨了燃烧室前缘扩张角(θ=30°,45°,60°,90°)对爆震波传播特性、工况范围及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烧室前缘扩张角为90°时,燃烧模态均为爆燃燃烧;随着扩张角的减小,燃烧模态将会向锯齿波和混合模态(包含单波阶段)转换。当燃烧室前缘扩张角为30°时,旋转爆震的自持工况范围最宽且燃烧室压力最高;同时,随着燃烧室前缘扩张角减小,实现混合模态的当量比下限降低。此外,分析了燃烧模态对来流的影响,发现:锯齿波/混合模态燃烧室内存在的周期性高频压力扰动会使隔离段内的激波串位置前移;混合模态对超声速来流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0.
Given the nature of global counterinsurgency operations, the demands of military expansion, and the need for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regional expertise, the United States Army should evalu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US-led foreign troop units for its evolving force structu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reation of an American foreign legion based upon the recruitment of US-led, ethnically homogeneous tribal force units to meet the grist mill of counterinsurgency operations. This structured approach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han the current reliance on a de facto American Foreign Legion, represented by private military contractors (PMCs), many of them comprised of foreigners. These PMCs carry a number of oversight, accountability, and legal risks not found in a fully integrated, and US-officered foreign legion. The British Brigade of Gurkhas, the South-West African Police Counter-Insurgency Unit (Koevoet), and the Kit Carson Scouts serve as relevant historical examples where foreign troops were used to supplement national manpow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