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一种混合式隔振器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降低隔振系统在共振频率点的振动传递率,隔振器共振频率点阻尼应较大,为减小高频振动传递率,高频段阻尼应较小,被动隔振器阻尼无法满足该要求.提出了一种混合式隔振器,作动器根据隔振器上下点相对位移产生作动力,通过设计作动力对相对位移的传递函数,可实现阻尼随频率变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此混合隔振器构成的隔振系统在共振频率点和高频段对基础的传递振动都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2.
SPC(统计过程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国外企业被广泛采用,目前国内也有众多企业开始推行.分析了实施SPC的重要性,根据SPC技术在推广应用中的主要工作内容,给出了导弹厚膜混合电路生产中SPC技术的应用方法,包括关键工序节点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工艺参数数据的采集、控制图的使用、工序能力评价以及所采用的控制技术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防空作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在综合考虑火力单元作战效能和防御效能的基础上,引入火力单元综合有利度,建立了一种用于大规模多火力单元对抗多轮次目标的静态目标分配模型,给出了基于GA因子的改进PSO算法,并将算法应用于目标分配模型的求解,通过VC 6.0编程和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摄像机网络摄像测量中,经常会用到多目传递站进行相邻节点间位姿关系的传递.针对多目传递站中固连的多个摄像机之间位姿关系的标定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标定的优化标定方法.首先,对多目传递站中的独立位姿关系数目、最大可测量位姿数目、最小约束数目等进行了分析和推导;然后,对典型的四目传递站间各摄像机相对位姿关系的优化标定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庆市某混合式热泵工程,采用TRNSYS软件分别就室内温度、湖水温度、地埋管流体温度以及供冷能耗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对土壤源热泵承担总负荷15%,25%,35%,45%的4种方案与传统方案一同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源热泵25%的负荷比例在4种配置方案中最...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Hilbert空间中拟非扩张映像族公共不动点的一个杂交投影算法,使用修正的杂交投影迭代算法,证明了一个强收敛定理,扩展了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均值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图像直方图统计特性引入到FCM聚类算法的目标函数中,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全局最优求解,提高了图像分割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了基于主动视觉摄像机自标定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3次平移自标定方法,给出了该标定方法的实现过程。对影响标定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极点计算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减小极点计算误差来提高标定精度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混合编程改善SMP机群上并行矩阵乘法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SMP机群,探讨了分别利用单机优化、OpenMP与MPI从指令级、共享存储级与分布主存级三个层次上改善矩阵并行乘Fox算法性能的方法。并通过调用数学函数库与混合编程的方式,在深腾6800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数值效果。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geopolitical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African Union (AU) and United Nations hybrid operation in Darfur (UNAMID) from the start of the Darfur conflict in 2003 until the time when UNAMID became fully operational in 2011. 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omplex forces and geopolitical dynamics that affected the deployment of UNAMID and shaped its unique hybrid character. It mainly highlights those primary geopolitical factors that hindered the full deployment of UNAMI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period was a showcase for the newly established AU and its support for its member states, as well a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n alliance with regional organis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