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互联网时代,良莠不齐的数字内容、全新时尚的交往模式、快捷多元的传播形式都对官兵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顺势而变、创新而为,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把准官兵脉搏;要坚持用户至上、大道至简,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撬动官兵心灵;要坚持建好平台、融合共享,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启发官兵共鸣。 相似文献
122.
邵秀耘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2,(3):18-2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网络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快捷性、无限性、多元性、虚拟性和匿名性等复杂性的特点,从而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趋利避害,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3.
贺国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3,19(4):95-96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 ,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面对新的形势 ,新的特点 ,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4.
阮博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6):9-13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境遇里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以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为基本理论取向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上独立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当代我国大学生发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它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有利于升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陷入虚无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滑向相对主义和在行为方式上掉进无政府主义。要有效应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同时推进高校德育改革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5.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效性,表现为学生具备宽阔的知识视野,在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培养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种状态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的,因此,第二课堂是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在要求。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表现为,它是优化知识的窗口、培养能力的平台和塑造灵魂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6.
李玉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8,24(9):37-40
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会思潮的传播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正确分析互联网上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存在的原因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助于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7.
姚海鹰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54-5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话题,也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存在管理理论缺乏、发展缓慢,管理结构分化、目标偏离,管理力量薄弱、意识淡薄,管理手段单一、效率低下等弊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变革的内容包括:重点加强课程管理方法论研究,构建共享、整合型课程领导体制,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素质结构,构建多元、综合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 相似文献
128.
论高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彬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6):31-32,35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离退休老同志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大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时期,思想活跃,但极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蚀。老同志阅历丰富,思想信念坚定,经验丰厚。如何通过高校关工委的桥梁和辅助作用,让离退休老同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余热作用",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因此,结合高校关工委的工作实际,对关工委和广大离退休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策略展开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9.
新世纪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艳琴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4(2):19-22
进入新世纪,为继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提出必须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就是要确立尊重社会价值与尊重个人价值统一的德育价值观;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个性能力结合的新任务观;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并重的德育资源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德育途径观;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德育队伍建设观。 相似文献
130.
周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4,20(4):87-90
军人就业问题对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军人就业条件 ,打牢部队“打得赢 ,不变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