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公路隧道通车里程的快速增加,照明费用已成为营运单位的巨大负担.从高速公路隧道对照明效果的具体要求出发,对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具体节能设计措施与途径,主要包括洞口亮度的节能调整、洞内照明分段照度的优化设定、设计中供电线路的节能措施、节能灯具的选取、智能化...  相似文献   
22.
详细讨论了XNAV基本方程中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之一:脉冲星到观测者的光线弯曲和传播时间的引力延缓。计算出1PN度规下的光线弯曲轨迹和时间延缓以及2PN度规下的引力延缓,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对现行公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23.
本文针对装配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结构光提供的空间几何信息和图象中包含的物体表面与物体形状的信息来综合分析与提取空间物体的三维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已经实际应用于GKD-1型机器人视觉系统中。  相似文献   
24.
针对光纤陀螺的光源对ATC的基本要求,给出了造成谐振腔温度变化的因素,对LD的帕尔贴制冷原理和传统ATC的工作过程给出了详细的数学分析,建立了LD光源的ATC数学模型;根据系统在高频和低频干扰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系统参数优化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双向调节ATC系统,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大大减小了光源驱动电路的散热和体积,实现了光源驱动电路的高精度、低功耗和小型化.在-30℃~30℃范围内的实际测试数据显示该系统较传统ATC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0.1%,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该系统对于光纤陀螺精度的提高和其它半导体激光器的温控研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隐身涂料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隐身涂料的分类、研究及发展现状,包括可见光隐身涂料,红外隐身涂料,激光隐身涂料、雷迭隐身涂料,声呐隐身涂料和多功能隐身涂料等。  相似文献   
26.
具有亮点和方位延展特征的线列阵声诱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几种目标尺度识别方法的机理,针对其特性和传统声诱饵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潜艇亮点模型的线列阵声诱饵,并对其参数进行了选取.仿真结果表明,该声诱饵对基于目标尺度识别的鱼雷具有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7.
通过实验确定了镁/硝酸钾药剂的配比对燃烧速度、近红外辐射强度和可见光强度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当镁与硝酸钾的配比为50∶50时,近红外辐射和可见光强度最大.随着药剂中镁含量的提高,燃烧速度迅速增加.利用最小自由能原理对镁/硝酸钾药剂燃烧反应的温度以及主要反应产物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CCD图像采集系统的像素间距测定的必要性,指出了靶板标定方法的缺点,介绍了联合傅里叶变换测量原理,给出了用测定CCD图像采集系统像素间距的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得到了实际测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根据光电对抗虚拟试验的实际需要,分析了虚拟试验光传输环境模型,设计了一种能为光电对抗虚拟试验提供光传输环境服务的通用支撑软件。研究了能集成现有光传输效应模型的软件框架,设计了基于组件对象模型和通信代理技术的环境服务通用接口及符合综合自然环境数据表示与交互规范(SEDRIS)的环境数据库访问接口,最后介绍了软件在光电对抗虚拟试验系统中的应用流程。实际表明,支撑软件能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光电对抗虚拟试验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交流杂散电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搭建交流干扰腐蚀实验平台研究了土壤电阻率、干扰电压大小、涂层电阻率和通断时间比对交流杂散电流密度的影响;采用腐蚀试片失重法研究了交流杂散电流密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以及阴极保护电位分别为-850 mV和-1 000 mV时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干扰电压大小、涂层电阻率和通断时间比对交流杂散电流密度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阴极保护电位为-1 000 mV时,即使交流电流密度为20 mA/cm2,腐蚀试片也能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埋地管道应采用绝缘性能好的防腐涂层,规划合理的铺设路线,并在运行过程中采取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置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