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着眼于提高回归系数估值精度的自变量选取准则,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论防空火力配系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了对弹炮结合防空火力配系的定量化评价的思路,并探讨了火力配系指标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合诸元是指挥仪解算精度较高的一种工作方式,但存在一个雷达至指挥仪间的基线误差,就这一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防仓库配用的不同类型的冷冻式降湿机的使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确定开机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正确使用降湿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机空战对抗评估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机空战对抗评估系统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软/硬件组成和关键技术,并对今后空战评估系统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文中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框图。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机的电磁振动噪声问题,发现了提高电机气隙磁密的正弦性不一定能够降低电机的振动噪声。鉴于此,分析了引起电机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力波阶次和频率,并探究了气隙磁密3次谐波与电机振动噪声的具体函数关系。为了分析引起电机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力波阶次和频率,在利用解析法的基础上排出力波表,确定了主要噪声源。为了探究气隙磁密3次谐波对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气隙磁密及径向力波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了电机气隙磁密3次谐波的最佳幅值。分析结果显示,提高气隙磁密正弦性不一定能够降低电机振动噪声,气隙磁密3次谐波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最优值使得电机振动噪声最小。分析结果为低噪声电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多机空战系统的顶层模型结构,给出了机载雷达、武器控制和导弹等三个主要部件的模型,可以将其应用于多机空战仿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软件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当前,军队装备试验鉴定正由性能试验向作战试验、在役考核全领域拓展。在装备试验鉴定体系全面重塑的历史背景下,为适应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发展新变化,探索装备试验鉴定新理论,推进装备试验鉴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开展装备试验鉴定技术研究。美军相对较早开展了装备试验与鉴定工作,在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方面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有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成果可供借鉴。与此同时,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剖析了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内涵和管理模式,研究了2018和2019年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重点技术领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掌握近期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海上方向是强敌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和遏制的主要方向。随着美国国防战略重回大国竞争,其遏制中国的手段推陈出新,尤其是在海空方向对我施压强度频度与日俱增。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我国海上方向空中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优势体现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国防动员能力、列装新型防空武器等方面,劣势体现在战场建设滞后、预警探测拦截打击能力不足等方面,机遇体现在中美共识与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威胁体现在强敌对我的侦察威慑、空天打击、海空封锁。通过构建我国海上方向空中安全的SWOT分析矩阵,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军队与地方、平时与战时、作战力量和作战环节的“三个统筹”,发展新型防空、预警装备,以及加强沿海防空战场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how structural, normative and functional pressures for change may challenge military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problematize theoretically and exemplify empirically what consequences these pressures can have on military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guing that they constitute major challenges for managing in particular normative pressures for change. The empirical examples suggest that bureaucratic, hierarchical, narcissistic and greedy traits of the organization are challenged by normative pressures such as value changes and normalization. Another source of challenge is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es. Structural challeng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managed by the organization and do not seem to inhibit the workings of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plausibility probe conducted questions the sustainability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traditional disguise, in particular due to legitimacy concerns.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analyzing how military organizations manage pressure for change and whether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questio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