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根据射击毁伤理论和概率统计学,在现有点目标毁伤概率求解方法基础之上提出考虑目标定位误差的解析法和仿真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准确可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弹药量、不同目标特性条件下,定位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程度.运用解析法得出点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服从χ2分布,通过大量仿真得出目标定位误差可忽略的条件为WmaxRCEP/ω.  相似文献   
972.
延伸保修是开展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合理选择延伸保修策略,可以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较好地完成维修保障任务,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效益.针对新型光电装备特点,在考虑安全性、任务性和经济性因素的背景下,提出一种由逻辑决断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延伸保修决策方法.通过逻辑决断分析从定性角度选择合理的延伸保修策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逻辑决断得到的结果进行定量补充分析,为类似装备的延伸保修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73.
为提高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加速性能,以5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为例,在定义驱动线圈极性相对排列方式的基础上,基于场-路耦合的时步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驱动线圈极性排列方式对其加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线圈同极性相对排列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发射效率。通过分析内部磁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驱动线圈同极性相对排列方式改善加速性能的原因,最后通过比较电枢内的感应电流密度的方法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74.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结合工程实例,利用软件ANSYS对不同倾角微型桩加固边坡以及倾斜微型桩的设桩位置、锚固深度和桩排距等桩身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微型桩加固边坡较优的倾斜角度为60°;随着设桩位置离坡顶距离的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设桩位置距坡顶的相对位置为0.58~0.66,边坡的稳定系数较高;当桩排距为9倍桩径,边坡的稳定系数较高。研究结果为倾斜微型桩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75.
针对目前网络化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且缺乏分项指标计算方法模型等问题,从网络化作战对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出发,研究构建了空军网络化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分项指标概念内涵和计算模型与方法,可为指挥信息系统研制提供参考和支撑,为其作战效能的客观评估提供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976.
在对备件需求时间序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数平滑法和Croston法的特点,分析了指数平滑法与两步法的原理,通过对指数平滑法和两步法方差的研究,得到两步法是指数平滑法的一般形式的结论,为两步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77.
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体系复杂性问题日益凸显,军交运输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能力“涌现”的新阶段。本文在分析军交运输体系概念内涵和体系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体系层次划分模型和三阶段过程模型,分别从定义阶段、抽象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军交运输体系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搭建了体系建模总体框架,建立了军交运输体系概念抽象模型,并对军交运输体系问题建模仿真方法进行了分析,为全新规划军交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8.
使用基于多Agent系统的建模方法对分队对抗进行了“自底向上”地建模;建立了战场的模型,并从属性、行为、规则三方面建立了智能兵力Agent模型;基于多Agent仿真平台——NetLogo,构建了仿真系统,通过对Agent“微观”行为的仿真,获得了群体的“宏观”行为,为战争复杂系统仿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9.
中远程空空导弹多机协同中制导交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同类型空中平台协同作战条件下,中远程空空导弹中制导权在移交过程中存在信息突变的问题,提出采用"虚拟目标"法对突变信息进行渐近处理,使虚拟目标逐步向真实目标运动,最终"导弹—虚拟目标"视线角与"导弹—真实目标"视线角重合,则中制导权移交结束;提出三种不同的中制导权交接律,在目标不机动/机动两种情形下,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模式下的交接律对空空导弹过载的影响。仿真结果证实适当平缓地进行制导权移交能将突变信息转化为接近于目标机动形成的、导弹自身能够处理的突变信息。避免了直接交接使导弹过载突变到非正常值的情况,使中制导交接能够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980.
利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的思想建立了战机末端规避导弹的机动策略求解方法。根据导弹与战机的空战态势,建立了导弹与战机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将导弹的导引律引入到导弹运动模型中,与飞机模型一起构建了系统预测模型,并对飞机和导弹的运动约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导弹结构限制和战术特性的分析,给出了飞机机动规避导弹的性能指标,进而建立了机动规避导弹的最优控制模型。利用高斯伪谱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滚动优化策略实现了对机动规避策略的闭环求解。针对导弹气动参数和导航比未知以及相对测量量具有噪声的问题,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导弹的气动参数和导航比进行估计,实现了对系统预测模型的反馈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对导弹的机动规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