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6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13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1.
本文采用总变差递减(TVD)数值方法与强爆炸解析解相结合的手段,求解了炸药在爆炸容器内部产生的作用载荷。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在几个典型位置进行了比较,二者有良好的符合。与单纯的数值方法相比,本文所探索的方法能有效地克服对称轴附近的数值振荡,不失为确定爆炸载荷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2.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力学特性或响应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缩比模型设计。以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为研究对象,阐述已有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离散相似提出结合有限元方法的方程分析法,利用该方法推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静力学响应和动特性的相似关系;利用所提方法设计某复合材料龙骨的1/5缩比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推导的相似关系能够用于指导大型复合材料空间刚架的缩比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823.
为了更合理地制定导弹的战术指标和作战任务规划,对多脉冲导弹可达域进行研究。通过引入加权的纵程和横程的组合性能指标函数,将可达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建立以飞行攻角和侧滑角为双优化设计变量的多阶段多约束优化模型,采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其进行求解,并着重分析多脉冲导弹发动机参数和终端约束条件对导弹可达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hp自适应伪谱法能有效解决多阶段多约束的多脉冲导弹可达域优化问题,且多脉冲导弹脉冲发动机时间间隔越小,推力比越大,装药比越小,导弹的可达域越大,相比于终端速度对可达域的影响,终端弹道倾角对可达区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24.
大型机采用的软硬结合的迭代除法方案具有很高的计算速度,但存在精度合理性问题。经过大量随机数试算验证和算法的误差分析证明,本文中提供的优选除法方案,提高了除法精度,解决了精度合理性问题。该除法方案装机运行后,提高了大型机的适应能力和运算速度,改善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25.
陈德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9,11(2):24-28
本文讨论了在有限区间中运用FFT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时遇到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26.
GKD-POS/SUN是在模块化Prolog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一个面向对象Prolog解释器。它同时引入了模块化、模块间的通讯、切换、类、方法、继承、消息发送及接收等概念,并提供对这些概念的直接支持。本文描述了GKD-POS/SUN的语言规范、系统组织与设计、主要实现技术和相关对象操作原语。 相似文献
827.
本文对一维、二维椭圆型方程建立了Chebyshev拟谱区域分解格式,对这种拟谱区域分解格式给出了一种等价的广义变分形式。 相似文献
828.
本文针对具有树形结构的空间挠性多体系统,建立了Kane 动力学模型。挠性多体系统由任意数目的挠性体或刚体组成,假定铰链点之间具有三自由度相对转动和平动,选取相对平动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以及模态坐标的导数为系统的广义速度,建立了系统的最小维数运动方程,所得结果便于计算机自动生成和进行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829.
针对火箭发动机分阶段试验,每阶段试验后对发动机出现的故障分析、归零的情况,提出等效试验数据的概念,结合Bayes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靠度的增长分析,最后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3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变分法的机床精度分析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在超精密机床精度分析中的应用。以超精密气浮花岗石车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床成形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车床的输出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加工误差中各成分的来源及物理意义。最后还探讨了变分法精度分析在超精密机床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