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装甲机械化部队射手素质评价存在的评价内容不全、指标选取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法的射手综合素质的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首先,在对射手综合素质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射手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射手综合素质的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2.
为有效评估信息因素和决策因素对现代作战进程的影响,改进了传统的兰彻斯特方程作战模型,通过引入信息获取能力指数和筹划决策能力指数,建立了基于信息-决策影响因素的兰彻斯特作战模型,并分3种假设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作战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因素和决策因素对作战的影响,体现了现代作战的基本致胜机理。  相似文献   
53.
首先提出了改进信息熵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将作战过程划分为若干作战节点,节点的效能发挥受若干因素影响,并用不确定性自信息量来描述影响的不确定程度。在影响因素选取上,引入了未知因素,有效解决了具体作战中难以全面考虑节点效能发挥的所有影响因素问题。其次基于综合反隐身作战中的信息流关系建立了信息流图,并构建了对应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计算了不同传感器组合和不同作战方式组合下的作战效能,并得出了结论:反隐身作战中,越多样化的传感器组合和越综合化的作战方式,作战的不确定性自信息量越小,作战效能越大。  相似文献   
54.
借鉴了联合能力集成与分析系统的活动流程,根据指挥信息系统体系需求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能力的指挥信息系统体系需求分析的过程模型,围绕能力需求的获取、定义、分析与实现划分为4个子过程:背景分析、能力领域分析、能力需求分析、能力需求方案分析,并给出了4个阶段的基本活动和逻辑关系,为指挥信息系统体系需求的分析提供了规范的过程和活动指导。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作战对手战术战法类情报进行概念建模,为此类情报分析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这种基于概念建模的情报分析方法,可为情报人员限定信息搜寻范围,明确搜寻重点,减少工作量,将碎片化的原始情报信息较为快捷地转化为可高效应用的情报资源,服务于作战仿真、技术研究、试验训练等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56.
随着网络中心战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在现代潜艇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分析潜艇信息安全问题的背景、总结其研究现状,然后研究了潜艇信息安全需求及属性定义,探讨了潜艇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静态安全防护和动态运行安全防护的潜艇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纵深防护体系结构。以期为解决潜艇系统设计中的安全缺陷、建立潜艇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辅助系统维护、保障系统安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7.
建设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实现对海量效能评估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评估成果共享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评估对象需求、数据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基础条件设计框架、数据资源设计以及数据服务和应用方法。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确定性理论在雷达型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型号识别是雷达对抗情报侦察的首要工作,是近一步分析雷达用途及相关武器系统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上的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的主要依据.针对现代战争中电磁信号环境的复杂性,利用单一传感器很难对雷达型号进行准确识别,而基于确定性理论的不确定推理技术能将多个传感器在多个周期的侦察信息进行融合,所以采用确定性理论的数据融合技术,基于确定性理论的组合规则,采用分层式融合算法对雷达型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令人满意,使采用单一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无法识别或误识别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9.
周宓  王皓 《国防科技》2020,41(3):5-10
本文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的角度对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民众群体心理进行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疫情期间民众群体心理的管理建议与对策,具体包括:引导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群体认知、调节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消极群体情绪和控制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的社会意志与行为倾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防务技术》2020,16(1):178-187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a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PDE)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K2CO3 ionized seed mass contents on the detonation process. The pressure and ion concentration were detected in the detonation process of the PDE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ionized seeds. The initiation process of the PDE at different ignition frequencie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conductivity in the detonation process increased by adding ionized seeds to the PDE tube, and the condu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ionized seed mass cont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ionized seed mass content, the range of the conductivity decreased. The PDE was successfully ignited and formed a stable detonation wave at ignition frequencies of 5 Hz and 10 Hz, and the peak pressure of the stable detonation with the ignition frequency of 5 Hz was 17% higher than that with an ignition frequency of 10 Hz. The detonation wave intensity was weakened and degenerated to a shock wave that propagated in the tube without the fuel filled at the ignition frequency of 20 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