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1.
基于GIS的陆军野战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陆军面临的空中威胁目标出发,分析了陆军野战防空的主要特点及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陆军野战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想,并建立了基本的结构模型.最后,根据系统论的思想更深层地说明了陆军野战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12.
通过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三级:系统级、子系统级和工作站级,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指挥所子系统、防空火力单元子系统、情报子系统和通信网络子系统,并分别建立了这些子系统的子系统类。并利用建立的公共类:信息类,实现了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采用该种类结构设计,体现了分布式防空C3I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信息交互关系,突出了信息在系统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13.
战场态势估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态势估计是数据融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战场态势估计在现代作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态势估计的理论体系还没有一种比较统一的看法。本文从态势估计在数据融合中的地位出发,以态势估计处理融合数据的具体流程为根据,建立了三个层次的态势估计层次结构,解决了关于态势估计具体需要研究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914.
一种统一的拓扑关系判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拓扑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关系。当前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型来对空间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进行判断,但是这些模型都不能判断那些由点、线、多边形任意组合而成的异构几何集合对象间的拓扑关系。针对当前拓扑关系研究的不足,引入了混合几何的概念和正规化准则,基于此空间对象模型和维扩展9交集模型,提出了一个拓扑关系判断模型—集成型维扩展9交集模型(IDE 9IM),它不但能够判断单一的点、线、面以及同构几何集合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而且还能从复杂空间对象的总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对异构几何集合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进行判断,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任意几何对象间拓扑关系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915.
孙宇航  杨莉 《国防科技》2021,42(2):133-137
装备试验数据作为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对其管理的能力已成为企业应对创新发展机遇的重要竞争力。本文对装备试验数据进行概要介绍,并对试验数据结构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按照装备试验数据的保密管理原则,结合装备试验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类型,以及试验数据量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等特点,提出试验数据分级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试验数据在装备履约、鉴定评估以及实际应用等管理需求出发,分析当前数据管理要求规范化、多源数据管理系统化以及分析工具综合化等数据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装备试验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框架,深入分析管理平台的基础运行环境、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分布式存储、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等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旨在为进一步加强装备试验数据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16.
军事装备大数据是实现军事现代化、智能化的基础,其中,数据共享对实现装备可视化管理、整合装备供应链、优化指挥控制系统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装备数据涉及核心机密,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是导致这些技术发展迟缓的关键因素之一。区块链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稳定可靠等特性的分布式链式账本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可以保障装备数据安全,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面向装备数据安全共享业务开展研究,探讨利用基于属性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解决不同主体间的信任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装备数据安全共享方案,以打破传统装备系统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917.
基于XML的装备维修信息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XML的装备维修信息标准化是我军装备信息保障的发展趋势.以设备技术说明书为例,对其进行了标准化信息分解,构建了相应的DTD和数据库结构,并讨论了实现标准化维修信息动态传输与交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18.
分析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特点,开发过程中进度控制的一般工作流程及进度控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难点,针对某质量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中进度控制实际流程,给出了常见问题与困难的解决方案。同时指出:应用挣值分析法评估项目进度时应对信息系统的重点、难点模块进行特殊监控。  相似文献   
919.
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战场信息广泛共享上的差距,构建战场信息共享平台(PW IRS:P latform on W ar-F ie ld In form ation R esources Sharing)模型,提出了战场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了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920.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contract to maximize the supplier's profit in a one‐supplier–one‐buyer relationship for a short‐life‐cycle product. Demand for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stochastic and price‐sensitive, and only it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s known when the supply contract is written. When the supplier has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buyer, we show that several simple contracts can induce the buyer to choose order quantity that attains the single firm profit maximizing solution, resulting in the maximum possible profit for the supplier. When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buyer is private information, we show that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single firm solution. In this case, the optimal order quantity is always smaller while the optimal sale pric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higher than the single firm solution. The supplier's profit is lowered while that of the buyer is improved. Moreover, a buyer who has a lower marginal cost will extract more profit from the supplier. Under the optimal contract, the supplier employs a cutoff level policy on the buyer's marginal cos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buyer should be induced to sign the contract. We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cutoff level and show how it depends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blem.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8: 41–64,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