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军用红外目标探测的特点、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波红外探测器和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特点、发展以及FLIR(前视红外雷达) 成像系统用于探测地面目标、IRST(红外搜索和跟踪) 点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空中目标和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应用前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2.
概述了基于雷达成像的目标类型识别技术。阐述了多层前向网络的分类特性,提出一种网络结构自整定算法来训练网络,并构造分类器,对基于转台成像实验的雷达目标类型识别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结构自整定算法训练后的前馈网络对成像雷达目标具有较好的推广识别能力,识别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43.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本文采用受平台颤振影响而扭曲变形的高分某型号卫星全色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线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检测并测量出平台的颤振,设计的颤振影像地面重建模型可以有效改善平台颤振下推扫式光学影像扭曲成像的影响,补偿后的影像扭曲变形现象明显消除。  相似文献   
144.
现代高炮武器系统在对红外目标进行连续性高炮射击时,首发弹丸的尾焰会对红外观测系统造成严重干扰,会导致红外观测系统短时间内无法观测到目标位置,带来后续弹丸无法精确打击目标等问题。利用红外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弹丸出膛时的红外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弹丸出膛时刻检测算法,从而相对精确地测定出首发弹丸的出膛时刻,为更精确测定弹飞时间和提高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相对精确地测定弹丸出膛时刻,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5.
海空背景下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海空复杂背景下点目标的红外特征 ,提出了目标红外特征的一般计算方法 .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海域背景 ,计算分析了环境对红外辐射两个大气窗口 ,即 3~ 5 μm和 8~ 12 μm双波段大气透过率的影响 ,并给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46.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GB 17930-1999中对烯烃、芳烃含量提出了明确限值要求。相应分析方法是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该方法操作过程复杂,试验时间长,试验结果偏差大。为改进对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测试方法,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目前采用的快速、简便分析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气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7.
红外图像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成像具有抗干扰性强、独立于可见光源、防伪装、防欺诈等优点,这使得红外图像人脸识别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可见光人脸识别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是今后人脸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深入分析红外人脸图像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红外图像人脸识别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统计人脸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识别方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上都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48.
红外成像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红外热成像系统实验室综合性能参数MRTD(最小可分辨温差 )在实用条件下的修正 ,提出了实际计算目标探测概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此方法可用来定量评价目标的可探测性和目标隐身技术措施及设计方案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9.
红外脉冲强光辐射产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向红外脉冲强光辐射技术是定向红外对抗中的关键技术,主要用来破坏敌方精确制导武器或C4I系统的红外传感器。本文进行了三种产生技术的研究,即爆炸激励惰性气体,多丝电爆激励惰性气体和多点同步爆燃药物。在同步爆燃产生技术的研究中,当有效载荷弹药为0.2kg时,在距离源50m处得到三个波段(1~3、3~5、8~12μm)的辐射强度为(2.00~3.55)×l05W/Sr,脉冲半高宽为约20ms的强红外辐射脉冲。  相似文献   
150.
红外隐身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反射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作为红外隐身材料的PbTe/Na3A1F6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在中远红外波段的反射特性。结果表明:PbTe/Na3AlF6复合光子晶体结构在3~5μm和8~14μm波段具有很高的反射率。这为装备在中远红外的隐身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